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免费阅读
唐朝小说网
唐朝小说网 综合其它 推理小说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都市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仙侠小说 经典名著 总裁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灵异小说 武侠小说 乡村小说
好看的小说 喜夜袂停 牢笼婚后 斯人寂寞 偷光父女 赵氏嫡女 死结姐弟 莹莹若水 未满之愿 媚狐难养 月色撩人 完结小说 热门小说
唐朝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  作者:雾满拦江 书号:44690  时间:2017/12/10  字数:14120 
上一章   ‮年万臭遗此从 章六第‬    下一章 ( → )
  第1节十万煞星流氓

  话说那广东地带,是孙文⾰命的重点照顾地区,多次起义在这里发生,乡野间的⾰命势力非常之強大。到得广州响应武昌宣布‮立独‬之后,同盟会胡汉民出任大都督时,霎时间涌现出不少于51支各种牌号的⾰命军,总计数量不少于148454人,尽皆浩浩开往广州揾食。

  相信胡汉民见到这么多的大食客,铁定是要当场落泪。丢你老⺟,我们同盟会一次次起义,每一次都是孤掌难鸣,最多不过是百十人冲杀死战。现在⾰命胜利了,却一家伙冒出来十多万⾰命军,你们当我老胡傻啊,要喂养你们这些超级大饭桶?

  正郁闷之际,喜讯传来,孙文调胡汉民前往‮海上‬,争逐大总统,广州这边十多万吃货,就由陈炯明摆平。

  当时陈炯明就吓坏了,开什么玩笑,把十多万人丢给我,我拿什么来喂这么多的大食客?一顿饭伺候不舒坦,这帮家伙马上就给你杀人放火啊,不⼲!

  陈炯明坚决不⼲。

  孙文却坚决要让他⼲。

  最终陈炯明搞不过孙文,不得不硬着头⽪上阵,但他有话在先:15天,最多15天,15天之后,不管九九蔵书网胡汉民回不回来,反正我老陈是不⼲了。

  孙文満口答应,承诺派汪精卫来担任广东大都督,然后带着兴⾼采烈的胡汉民走人了。

  于是陈炯明发布代理粤督书,略谓:

  当此进退两难之际,不得已勉循众意,约期代理。愿我各界协力补助,共筹治安,免至他变。一面电催汪精卫公兆铭迅归任事,届期俾炯明祃长江,饮马⻩河,犁庭扫⽳,为我同胞洗清二百六十年之腥秽。

  发布完了文书,陈炯明开始琢磨了,如何把这十余万假冒⾰命的流氓土匪统统蔵书网搞掉呢?嗯,从何处下手呢?一边琢磨一边拿起报纸,顿时惊呼一声:惨了,哪家记者心眼这么坏,我这边还没动手,他就把消息捅出去了…马上给老子把这个烂记者逮起来!

  陈炯明⼲的头一桩事,就是把记者陈听香逮了起来。因为陈听香这厮的头脑,超级之聪明,发表了文章研判陈炯明裁撤军队的计划,这消息万一让那十余万天杀的流氓军知道了,那还了得?

  所以这陈听香,是非逮不可的。

  然而陈听香被逮,广州报界登时大哗,总商会报17家报馆发九九蔵书网表告同胞书,曰:

  陈都督岂籍报馆以逞威福,为数月前封八家报馆之张鸣岐第二耶?陈都督种种无理⼲涉,实有所不受。今⽇广东军‮府政‬,为广东三千万同胞之军‮府政‬,敝同业任监督之责,只知竭力维持,无论任何人有违共和政体不规则之行为,必起而纠之,今诘陈都督⼲涉各报之野蛮举动,只属陈都督个人之事,实与军‮府政‬无涉,吾粤无陈都督,固尚大有人在…

  陈炯明读着报纸上的挖苦,泪⽔不停地往下流:丢你老⺟,扯什么粤无陈都督,固尚大有人九九蔵书在,在你妈个头!眼下胡汉民溜走,汪精卫打死不接这烫手山芋,这里可有十多万杀人不眨眼的亡命徒啊,别看那些煞星在推翻清帝国时都孙子一样躲得你找都找不到,可这时候要闹起事来,烧杀你们报馆,却是相当容易的事。老子替你们的命着想,头发都愁⽩了,你们还骂老子…

  没奈何,放了陈听香吧。

  陈听香不服不愤地回去,继续写文章骂陈炯明,这边陈炯明接到了一个坏消息:

  汕头,声称支持同盟会的军队,与声称支持光复会的军队,已经发生了火。

  第2节⾰命的暴力惯

  话说那汕头地带,原本是江湖会三合会的地盘。早年新加坡有个富二代许雪秋,⾝居华堂,心忧江湖,遂变卖家产,归来反清复明。他与三合会大佬余丑等人密谋起事,又在‮港香‬遇到了孙文,从此归附了同盟会。但起义旋即失败,许雪秋流落江湖,被同盟会边缘化,愤怒之下转投光复会,继续⾰命。

  正在⾰命之际,武昌突然传来一声炮响,⾰命忽悠一家伙胜利了,民国了,许雪秋等忽然失去了⾰命的目标。虽然目标失去了,但⾰命的暴力惯还在,这个命还得继续⾰下去。

  于是光复会就来⾰同盟会的命,同盟会也老实不客气把命⾰回去。

  现在蔵书网这个问题,就得由陈炯明来解决。

  陈炯明解决问题的法子,⼲脆而又利落:辞职!丢你老⺟,老子不⼲啦!

  这是陈炯明第一次辞职。

  不⼲?不⼲就不⼲吧。孙文从谏如流,发电让同盟会冯自由出任粤督。不料冯自由却说:报告大总统,我只⾰命,不做官,这个大都督给钱也不做。

  孙文听了,说:好,那还是让陈炯明来吧。

  陈炯明连连‮头摇‬:不不不,不是说好了还有一个汪精卫嘛,他躲哪儿去了?快点儿让他来广州…

  可现在的情形是,所有的人都绕着广州走,十多万地痞流氓啊,都打着⾰命军的旗号,可千万千万别沾上,沾上那可蔵书网就惨了。见此情形,陈炯明急了,⼲脆向省议会提出辞呈。省议会也缺德,立即开会,通过了推举陈炯明为正式粤大都督的决议。这下子,第二次辞职失败,陈炯明是想躲都躲不开了。

  绝望之际,忽现生机。

  不晓得是哪个挨刀的,从‮港香‬淘来一个宝贝,此宝贝便是⾰命大领袖孙文的亲哥哥孙眉。话说这孙眉,原在‮国美‬檀香山开牧场,养了许多牛,弟弟孙文天天跑去忽悠哥哥卖牛支持他⾰命,哥哥被不过,先是象征地卖了几头,再卖几头,渐渐地越卖越多,渐成沉没成本,所有的牛都沉没在弟弟的⾰命项目上,眼瞅是没指望收回来了。

  不料想弟弟的⾰命居然真的成功了,最⾼兴的肯定是哥哥孙眉。正⾼兴之际,忽然有人跑来劝孙眉:老孙,你还在这里⼲什么?没听说广州‮民人‬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你去当广东大都督。孙眉听了,又惊又喜:真的吗?可我不会当官,只会放牛…

  对方说:当官比放牛容易多了,你看现在财界、军界、政界、报界都在支持你,你还等什么?

  事实真的是这样,央求让孙眉出任粤大都督的电报,几百封几百封地打给孙文。拍这些电报的人,有的是真缺心眼,以为孙文当了大总统,这就相当于皇帝,哥哥孙眉怎么也要封王的,自己及早劝进,先立一功。有的人则是心眼太坏,知道孙眉不明广州局势之凶险,存心把孙眉往火坑里推。

  哥哥孙眉心眼不够用,可弟弟孙文那里心眼多得不得了,岂不知这粤大都督本就不是人⼲的活,沾上这活,轻者杀⾝丧命,重者遗臭万年——你要负责搞掉十多万杀人不眨眼的煞星,而这些地痞流氓却戴着⾰命的红帽子,你说这活你怎么⼲?

  查陈炯明年谱,这可怜的家伙自从被推到粤大都督的火坑中时,前前后后十几次提出辞职,可最终是逃无可逃。

  而孙文,只用了一个轻灵的手法,就把哥哥从火坑里拉了上来,孙文给广州各界‮民人‬群众拍来电报,解释说为什么不能让哥哥孙眉沾手这活儿:

  连接各界举家兄为粤督之电,文未作答,非避嫌也。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政治,一登舞台,人易欺以其方。粤督任重,才浅肆应,决非所宜。若为事择人,则安置民军,‮理办‬实业,家兄当能为之。与其強以所难,将来不免覆悚,何如慎之于始。知兄者莫若弟,文爱吾粤,即以爱兄也。

  相信陈炯明看到这封电报,铁定会号啕大哭。噢,你哥哥质直,所以不能⼲粤大都督,难道我陈炯明就质歪,非得替你⼲这怪活?

  牢发过了,仍是没办法。那就⼲吧。

  杀!可怜的陈炯明,他逃无可逃地被走上了开罪于粤人、从此遗臭万年的不归路。

  第3节天下人皆曰可杀

  1912年2月27⽇,陈炯明命令军队出动,直奔⾰命军石锦泉部,将石部2000多人重重围困,喝令石锦泉出来,石锦泉诧异地探出头来,问:啥子事呀?陈炯明叫道:再看,我让你看个清楚。石锦泉飞也似的冲出来,准备看个清楚,面正撞上瓢泼般的弹雨,登时丧命。

  然后陈炯明正式宣布石锦泉的罪状:民军首领石锦泉,所率部众2000余人,抢劫商店,私运军火,绑有钱人的⾁票,还企图抢劫外国船只,为免友邦惊诧,先毙了再说…所有石字营兵,皆为煸惑,蹈兹不义,罪坐锦泉,余可不论。投缴弹,便当恩给为农,无许负隅,致烦重戮。

  石锦泉被杀,骇得十万⾰命军魂飞魄散,立即有15支‮队部‬总计两万人,宣布⾰命成功,从此解甲归田。

  十余万的⾰命军,一下子就消灭了两万人。陈炯明心下大慰,然后将目光移向下一个目标:王和顺!

  王和顺又是何许人也?

  说起这王和顺,那可是大名鼎鼎,他曾在防城与⻩兴并肩作战,他曾在镇南关向广西清兵开火,他曾在钦廉、河口两次战役中被孙文奉为国士——孙文总计搞过十次起义,王和顺就负责执行了四次,由此可知其人在⾰命军中的分量。总而言之,王和顺是⾰命的元老重臣,无论是其军事才⼲,还是其人的武装实力,都不可小瞥。

  不可小瞥也没九九蔵书得法子,也得⼲掉。

  不⼲掉你王和顺,那就得拿你当国宝养起来,可是粤军‮府政‬和南京‮府政‬那边面临的处境是同样的,没钱,养不起这么多的⾰命活宝,只能⼲掉。

  事过多年,广州⾰命自相残杀的战事详情,已经不是太清楚了。从双方那无数次往来的电报中看,好像是陈炯明‮出派‬了一支巡查队,向着王和顺方向移动。王和顺那边立即友好地开了,砰砰砰,砰砰砰,这支巡查队死活不知,但更多的巡查队纷纷赶来了。双方一场烈的火,王和顺部这边的伤亡情况不详,但陈炯明报称己部一名排长被打死,三名士兵送了命,另有十余人负伤。

  此后战事九九蔵书网愈发地离错,王和顺、陈炯明双方一面火,一面不停地打电报给孙文,相互告对方的黑状。大致情形是陈炯明闭关开炮,冲着王和顺的大营‮烈猛‬轰击,终致王和顺部全军溃散,陈炯明愉快地搜捕追杀,并发布王和顺十大罪状:纵兵抢掠、占据厘厂、据虎门炮台、大肆招兵买马、私购军械,包蔵祸心、煽兵肇、希图推翻‮府政‬,破坏安宁…诸如此类。

  杀石锦泉,也就算了,现在陈炯明追杀⾰命元老王和顺,同盟会中人惊诧莫名,纷纷跳出来质难:(陈炯明)此等⾰命人,人人都是金钱主义,既有王和顺罪状,何不正式公布?包蔵祸心四字,实不九九蔵书可解,且此四字乃旧⽇亡虏时罗织人罪之普通语,若研究法理,则绝对不承认。

  ⾰命人大声疾呼:今⽇之象,不是王和顺的罪过。

  不是王和顺的罪过,那是谁的呢?

  陈炯明琢磨过这个问题之后,遂派部将吴祥达,率所部2500人,乘英‮军国‬舰抵达汕头,杀民军首领、光复会成员许雪秋——此人曾负责执行过孙文的起义,当起义时代过去,也该退场了。

  陈炯明先杀同盟会王和顺,再杀光复会许雪秋,就算是把⾰命统统得罪光了。偏偏这时候,那个调⽪的记者陈听香又跳了出来,撰文替王和顺鸣不平。陈炯明立即关闭报馆,毙记者陈听香。

  时驻广州美领事馆报告陈炯明治粤政绩,曰:

  他(陈炯明)有两万可靠的正规军队,在广州现有的两万至三万民军,解散的民军约二万人。民军的真正数目,‮府政‬亦不清楚,这些匪首虚报其人数,以多得兵饷,譬如向‮府政‬呈报五千人,而实为一千五百人。试想陈都督手中有限的材料,他本人又从未当过管理的官职,广州得到平静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然而‮国美‬佬不知道的是,陈炯明治理广州的代价是,他已经⾝败名裂。开罪了同盟会,开罪了光复会,开罪了报界——这天底下,还少得了要杀他的人吗?

  1912年4月25⽇,⾰命大领袖孙文抵达广州,受到热烈

  是⽇,陈炯明逃往‮港香‬。

  第4节老家伙去死

  孙文抵达了广州之后,发表了重要讲话,略谓:

  兄弟到‮港香‬时,即闻有人行第二次命(⾰命),以图推翻广东‮府政‬,此等举动,不独关于广东之安危,实关‮华中‬民国全部。广东为‮国全‬之肢体,一有祸,‮国全‬牵动。若辈一发难,‮京北‬
‮府政‬为保全大局计,势必调兵南下,各省必互相救援,⽟石俱焚之祸不免,可不寒心!又广东不用一兵,而达反正目的,实为桑梓幸事。然军‮府政‬成立未久,一般贪禄之流,假第二次⾰命之名,谋破坏广东大局。我辈若不急起维持,将目前紧要事蔵书网件速为筹划,恐祸端即见于顷刻,图补救,已无及矣…

  孙文先生的讲话精神,简单概括就是:稳定,稳定,当前最重要的政治工作是稳定,任何人想搞什么二次⾰命,都是打着神圣的旗号,不过是想破坏来之不易的‮定安‬团结的大好局面,捎带脚给自己捞一票而已。

  总之一句话,谁想破坏稳定,搞什么二次⾰命,我们就坚决地和他斗到底!

  讲话之后,孙文再次力荐胡汉民出任粤大都督。

  胡汉民终于走马上任,上任后头一桩事,就是搞掉陈少⽩。

  夫陈少⽩者,乃孙文幼九九蔵书年玩大的伙伴,其人最是多智,机变百出,花样无穷。同时他也是孙文⾰命最早的支持者,多年以来始终替孙文料理港粤地方的事务。前者陈炯明代理粤大都督,在都督府设立了一个协商部,陈少⽩任部长,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班前召集同僚们商议当天的工作。

  胡汉民上任之后,首先取消了陈少⽩任部长的协商部。

  陈少⽩是何等机灵的一个人,立即知道幼年知己孙文正在洗牌,清洗那些暮气沉沉的老臣子。当年浴⾎奋战的老将们,或死或逃,自己虽然是孙文的幼年玩伴,但⾰命这玩意儿,好像不认玩伴,赶紧全⾝而退吧。

  陈少⽩提出辞职。

  胡汉民却扣下辞职书,不允许陈少⽩辞职。陈少⽩心中顿生温情,莫非孙文念及幼年之,还要替自己安排一个体面的职位?遂试探道:是不是军‮府政‬准备另设新的部门?

  胡汉民笑曰:现有的部门大半都要裁撤,怎么可能再设新的呢?

  陈少⽩心中纳闷:那你的意思,莫不是要恢复我的协商部?

  胡汉民笑曰:已经裁撤的部门,怎么可能再恢复呢?

  陈少⽩更困惑了:你不设新部,不恢复我的协商部,还留下我来⼲什么九九蔵书?

  胡汉民笑曰:你是老⾰命啦,虽然现在没有职位,但我想你应该以天下为念,不考虑个人得失…总之,你就在我手下做名文员吧…

  当时陈少⽩怒发冲冠:丢你老⺟,撵老子走人,还要再玩老子,你这个胡汉民可真是太气人了。

  陈少⽩负气而走,胡汉民却发表重要讲话,曰:今⽇之做都督,要有金刚的资格,断不能以菩萨心肠当都督任。说完这句话,随即派兵舰宝璧号前往‮港香‬,逃走的陈炯明回来,这个大都督,还是要让陈炯明来⼲。所有得罪人的活计,都给陈炯明啦。

  接陈炯明回来,倒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像老陈那样,肯替孙文把天下人得罪光的冤大头,不是那么好找的。唯胡汉民做了两⽇大都督,却是历史上殊不可解的一桩怪事,其人出任大都督,就⼲了一件事,赶走⾰命元老陈少⽩,然后就撂挑子了。

  实际上,杀许雪秋,赶王和顺,逐陈少⽩,另外还有一个⾰命元老关仁甫,也在这一次被迫逃亡。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孙文对‮国中‬⾰命的全新布局,是孙文对于行将建立的国民的长期考虑。

  新的组合,需要新的⾎。老家伙们都去死吧!

  事情就这么简单。

  第5节议会政治瞎胡扯

  摆平了广东这边之后,孙文率十余人,欣然奔赴‮京北‬,要与袁世凯进行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

  袁世凯这边,比之于广州、武昌,却是更要热闹三分,众多的议员们天天聚集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你吵我骂,打成一团。

  话说自打內阁总理唐绍仪弃职潜逃之后,武昌肥仔黎元洪,推荐外部长陆徵祥组阁,理由是:旧史不书其恶,新不隶其名——意思是说,陆徵祥是个不不群,享有极⾼政治威望又没有政治包袱的人,于是老袁提名,让陆徵祥去参议院演讲,‮服征‬那些欠揍的议员蔵书网们。

  话说议会政治,最大的特点就是扯闲⽪瞎捣蛋,每天为一些⽑蒜⽪的小事打得不可开,终⽇离题万里也挨不到正事的边。比如说,早在民国还未成立之前,晚清的咨议局就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了战:女子无男奷不为罪——意思是说,有议员提出来这么一个议案:女孩子,如果还没有嫁人的话,那么她乐意和谁好就和谁好,乐意和谁上就和谁上,别人管不着…可想而知,在清朝提出来这么一个议案,⾜具‮炸爆‬之效果。

  当时,咨议局为这个议案陷⼊了‮狂疯‬之蔵书网中,整整吵了三天两夜,也没吵出个名堂来。

  等到了民国,参议院把扯闲⽪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据《曹汝霖一生的回忆》记载,当时议员们花费了‮大巨‬的精力,试图理清一个要命的问题:強xx为罪,和奷不为罪——意思是说,有议员提出扯⽪议案,认为:夫关系之外的男女两发生关系,如果女生不乐意男生却非要发生,就是強xx罪名。倘如女生自己也乐意的,这种关系的发生就不能以強xx论处。

  此议案一出,犹如往粪坑里抛⼊了一枚炸弹,轰的一声,起了蔵书网无数民愤,众多的议员们精神亢奋,不吃,不喝,不睡,不眠,通宵达旦地争论抗辩,几次投票,却始终投不出来个名堂。

  正当议员们陷⼊极度的焦灼与亢奋中时,陆徵祥来了,只见他登上讲演台,一口软语温柔的‮海上‬腔,慢条斯理地说道:

  兄弟我在外洋,每遇‮国中‬人之在外洋者,或是贵客,或是商家,或是‮生学‬,或是劳力之劳民,兄弟无不与之周旋。因为徵祥极喜本国人。在衙署时,不过一小差使而已,并无了不得。厨役一层,亦要烦自己之开单。兄弟我不愿吃花酒,不愿恭维官场,还有,亲戚亦不接洽,谓徵祥不引用己人,不肯借钱,所以际场中极为冷淡。如兄弟这般,此次以不愿吃花酒,不愿恭维官场,不引用己人,不肯借钱之人,居然叫他来办极大之事体,徵祥清夜自思,今⽇实生平最欣乐之一⽇。在外国时,不知有生⽇,因老⺟故世颇早,此回实可谓徵祥再生之⽇…

  上面这一段文字,千真万确,如假包换,是陆徵祥重组內阁时在参议院的演讲,其风格另类,內容离奇,与议员们争论的“和奷強xx议案”相映成趣,各具千秋。

  话说众议员们听了陆徵祥的演讲,先是茫然失措,然后目瞪口呆,继而怅然若失,最后心胆俱灰。

  突一声爆响自参议院中发出:倒阁!

  当天夜里,参议院里就飞出无数传单,上书:

  如此世难,如此‮府政‬,真有亡国之兆!

  何以议员们竟会对陆徵祥的演讲持如此強烈的反对态度呢?

  这是因为,议员们都知道自己庇本事也没有,所以才兴致津津有味地天天讨论強xx和奷之区别,就等着一个強有力的铁腕人物,来替他们⼲活。岂料来了一个陆徵祥,竟然比议员们还能瞎扯,这让议员们岂能受得了?

  第6节孙文记不大好

  眼见得议员们纷纷倒阁,袁世凯乐了,跑出来挨个给议员做工作,这个內阁就是个摆设,实际的工作还是由他袁世凯来做,陆徵祥爱扯⽪,你们议员也爱扯⽪,这不正好大家凑一块瞎扯嘛,⼲吗要倒阁呢?

  好说歹说,总算是通过了陆徵祥组阁。可经此一事,却让陆徵祥好不伤心,大家都在参议院闲扯⽪,却不带他玩,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伤心之际,孙文率同盟会大队人马赶到。陆徵祥只好打起精神来,倒屣相

  对于孙文来京,袁世凯极为重视,他将原总统府腾让出来,加以修缮,让孙文落脚,而自己却搬到了铁狮子胡同的国务院去办公。

  孙、袁二人相见,顿生惺惺相惜之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袁世凯说:不图中山如此嘹亮——意思是,想不到孙中山如此磊落光明。

  孙文则说: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于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之心,妄肆攻讦,使彼此诚意不孚,一事不可办,转至迫袁总统为恶。孙文九九蔵书的意思是说:你们要小心袁世凯,小心哄着他,哄好了他,他就给你⼲好事,就是好人。不好好哄他,惹⽑了他,那可就⿇烦了。

  然后孙文与袁世凯会谈,宾主愉快流,孙文说:老袁,咱们俩分一下工,你负责练兵,我负责去修铁路,你来练成陆军100万,我呢,把‮国中‬的铁路修筑到20万里。你看如何?

  袁世凯呆了一呆,笑道:修铁路的事…你说修多长就修多长吧,但练兵这事我知道,若练精兵,百万之数,那可不九九蔵书网是件容易的事儿。

  等孙文离开,袁世凯对⾝边的人说:这个孙大炮,可真敢吹牛,居然敢说修20万里的铁路,唉,到底是吃了没⼲过具体工作的亏啊。

  袁世凯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事实上,直到2002年,新‮国中‬已经建国53年了,‮国中‬的铁路才刚刚达到7万公里。对比一下,就知道孙文先生的话,说的是有点儿大了。

  但孙文缺乏实际政务经验,庒不知道自己在说大话,他充満情地对议员汤漪说:

  袁总统才大,予极盼其为总统十年,必可练兵数百万,其时予所办之铁路二十万里亦成,收⼊每年有八万万,庶可与各国相见。

  看看这段话,就知道孙文这人记也不是太好。前面袁世凯跟他说得明明⽩⽩,练兵百万之数,难矣。可一眨眼,到了孙文这里,百万就已经变成了数百万,倘若让老袁听到这话,情何以堪啊。

  然后孙文又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为‮国中‬目前计,此十年內,仍宜以袁氏为总统,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十年以后,国民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

  这段话,是紧接着前面那段话的。从这两段话的逻辑上来判断,肯定是孙文说了前一段话之后,议员汤漪对孙文提醒了一句什么,无非不过是:老孙,咱们少吹点儿牛行不行?于是孙文终于意识到了,所有的人都在认为他说大话,所以他将话题往遥远的十年之后一扯,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这样大家就无法再跟他抬杠了。

  1912年8月27⽇晚,袁世凯设下盛宴,诚邀孙文赴宴。

  第7节皇帝加⼊⾰命

  袁世凯为孙文组织的宴会上,单只是宾客就有四五百人,黑庒庒密⿇⿇,蜂拥而⼊大厅。

  当时宴会中的格局是:孙文所带同盟会中人,皆背北向南而坐。內阁⾼级‮员官‬,皆背南向北而坐。北洋的军官,坐在东西两排。而孙文和袁世凯,两人居中正坐。

  宴会开始,袁世凯先夸孙文,孙文再回夸袁世凯。

  夸完之后上汤,众人哧哧喝汤。

  喝过了汤,第二道菜上来蔵书网,这时候就听西南角上轰的一声,有人吵了起来,声音嘈杂,外带厮打之声。听声音,有人大骂同盟会暴徒叛,有人大骂北洋镇庒⾰命,有人大骂孙文是骗子,有人大骂袁世凯是篡权夺位的奷臣。吵骂声迅速向东南角蔓延,突然之间宴会大厅里人声嘈杂,所有的人都加⼊了骂战之中,骂孙大炮,骂大骗子,骂袁大头,骂大奷臣,竟不知都是谁在骂,只看到东西两排的北洋军官全都站了起来,摔桌子砸碟子,蹬脚踹地板,声音吵得惊天动地。

  居中而坐的袁世凯神⾊不动,孙文表情淡漠,两人碰杯,对四周嘈杂的环境视若无睹,一饮而尽。

  周边闹了⾜⾜半个小时,声音渐渐消沉了下去,再过一会儿,与会诸人全都在自己座位上正襟危坐,大吃大喝,丝毫也看不出这些人刚才还打成一团的模样。蔵书网然后袁世凯站起来致祝酒词,时间30秒。而后是孙文站起来答谢,用时20分钟。

  宴会结束,宾主尽而散。

  9月9⽇,袁世凯任命孙文为‮国全‬铁路总督办,并将慈禧老太太用过的豪华专列,提供给孙文专用。

  两⽇后,同盟会⻩兴率陈其美、李书诚等10余人,也来到‮京北‬。

  书中暗表,同盟会大举⼊京,此来极有深意。

  原来,自打民国之后,民众结社的权力被放开九九蔵书网,涌现出不计其数的小派,诸怪异之极,热闹非凡。同盟会宋教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招揽小派小团体,使之组建成一个统一的派:国民

  孙文考虑的是,最好能够把袁世凯收归于⾰命的旗下,届时万事大吉。

  从孙文这个角度考虑,此事好像不难办,只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袁世凯,让袁世凯感动得涕泪加,岂不妙哉?

  可事情做起来时,却不是九九蔵书那么顺手,在与袁世凯斗智的过程中,孙文明显落于下风。袁世凯说的话,他能听懂,可他说的话,却被人讥笑为吹牛。袁世凯认为孙文不通政务,缺乏实际经验,而孙文却认为袁世凯这人明显缺乏想象力,这样两人就算是再谈上一万年,也谈不出个结果来。

  看来,要把袁世凯弄进国民,此事不太容易。既然如此的话…

  ⼲脆让宣统皇帝,加⼊⾰命如何?

  孙文想。

  第8节⾰命的政治逻辑

  ⾰命最终和皇帝走到一起,听起来怪异离奇,却又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盖因此事完全符合⾰命的政治逻辑。

  这逻辑就是,于⾰命而言,其最终的政治目标是权力,此时皇室已经丧失了权力,权力掌握在了袁世凯之手。于皇室而言,他们对孙文缺乏感认识,对袁世凯却是恨之⼊骨,正是袁世凯将他们推下了皇位。所以孙文与宣统小皇帝必然会置⾝于同一个阵营,面对着同一个敌人。

  先是离休的摄政王载沣,与孙文互相拜会,久仰久仰,幸会幸会。然后是离休皇太后隆裕下令,大开颐和园之门,请孙文。

  是年9月12⽇,贝子溥伦在金鱼胡同宴请⾰命大领袖孙文并⻩兴。

  此后以同盟会和东三省议员为主体,组建了统一共和,孙文、⻩兴为理事,总部设于宣武门外大押北头路西。另⾼薪诚聘皇室遗老,于路东开设《定一》报馆,实际上的工作是修清史。

  ⾰命和皇室扎堆,看得国人目不暇接,遂有好事者就此传谣曰:

  路东保皇,路西⾰命,真如冰炭⽔火之不相容矣!

  然而民众又如何知晓,⾰命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什么皇帝,而是权力。失去了权力,皇帝就成为⾰命;获取了权力,⾰命立即就成为皇帝。

  统一共和成立于1912年6月,这个政与其他任何政几无区别,无非是一堆人扎在一起,享受难得的太平时光而已。但等到国民横空出世,整个‮国中‬大为改观。

  由宋教仁亲手缔造的国民,一反时下诸派系统上的杂无章,具有着鲜明的现代政治特⾊。更与孙文最娴的江湖组织有着严格的区别——事实上,宋教仁早在缔造国民初始,就明确地将江湖会排斥在外。而这就意味着,孙文在国民內很难产生决定的影响,因为他的支持者均被排斥在外。

  只有到了建设的时代,才凸显出孙文⾰命理论的苍⽩与诡谲。建设现代政所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繁复的政治目标。于空无一物中创造,所需要的不是⾰命者的情,而是建设者的理

  1912年8月25⽇,‮国中‬国民在‮京北‬成立,孙文在会议上发表过讲话,飘然而去。

  当孙文离开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女人突然冲上讲台,狠狠地给了宋教仁一个嘴巴。

  啪!宋教仁的脸颊,顿时肿起来。与会人员尽皆惊得呆了。

  这个女人又是谁?

  第9节江湖三女侠

  话说早年有鉴湖女侠秋瑾,慨然⾼歌,游走天下,惯用碧城之名行走江湖,天下人莫不敬仰。

  忽一⽇闲来无事,秋瑾读报,见天津《大公报》上有篇文章,署名赫赫然竟是碧城二字,秋女侠大怒,遂提剑奔赴天津,要将这个盗名之人找出,少不得捅他一刀两剑。

  这也不是秋女侠使,盖因此前多有怪事发生,经常有人拿着署名碧城的诗文,来找秋瑾,而这些诗文却绝非秋瑾所书。明摆着,这是有人见秋女侠名成天下,遂盗其名而用之。九九蔵书如这种事情多了,让秋女侠如何不上火?

  秋女侠到了天津,竟找到了大公报英敛之家。秋女侠查得明明⽩⽩,那个冒用她的名字的假碧城,就住在这里。

  叩门,递名刺。

  早有仆役引秋女侠而⼊,进室便闻到清雅之香,一个绝⾊女子,正坐在书桌前,目瞪口呆地望着秋瑾。

  不怪那女子吃惊,当时秋瑾的打扮,是一袭洋装,梳着发髻,双目炯炯,风度翩翩,竟是一个美少年的装束。以秋女侠之英气,扮作男装,任何女人见了都会心旌动摇,自然事尔。

  那绝⾊女子吃惊,秋瑾却更是吃惊,她怎么也想不到,盗她名者,竟然是一个绝⾊美女。

  两人相互问答,秋女侠才知这个绝⾊女子,真名实姓叫吕碧城,所以她写诗撰文,理所当然要署自己的名字,并非是盗秋女侠之名而用。

  弄差了,原来是个大乌龙。

  这个误会,让秋女侠与才女吕碧城有缘相见,竟然是相见恨晚。两人中的才学智识,相差无几,都是谈吐不凡,立意⾼远,而且对社会的认知观点,也几乎完全一致。

  此后秋女侠在吕碧城处盘桓了多⽇,时人称二人为女子双杰。

  然后秋女侠离开天津,继续行走江湖,却又邂逅了一个女中豪杰。

  说起这个女子来,却是比之于才女吕碧城更为传奇。此女乃湘湖人氏,姓唐,名唐群英,是清时名臣曾国藩弟弟曾传纲的媳妇,生有一个女儿。奈何时运无常,独生女儿与丈夫先后去世,唐群英形只影单,內心中的寂寞无以排遣。于是冲出家门,行走江湖,于行侠仗义中获取心灵的慰藉。

  唐群英与秋女侠九九蔵书相遇,演绎出一段精彩的巾帼佳话,两人联袂东渡⽇本,一同加⼊了同盟会,后来秋女侠一怒拔刀,反出同盟会,归国赴义。而唐群英却因为战功获得了同盟会颁发的二等嘉禾章。

  民国年间,吕碧城被袁世凯聘为机要秘书,而唐群英却成为了女子运动领袖。在她的‮导领‬下,先后发起了三次女子‮立独‬运动。

  头一次,是唐群英率娘子军砸了孙文的南京总统府,门窗俱被砸烂,孙文望风而走,总统府的警卫被打得鼻青脸肿。

  此番唐群英率娘子军奔赴‮京北‬,原本是要找袁世凯开闹,恰好宋教仁主持召开国民成立大会,于是唐群英跑来参加,听宋教仁的施政纲领之中,并未赋予女以‮立独‬的权力,而且明确噤止女加⼊国民,这让唐群英如何能够忍受?便当场发作起来,冲上讲台,抡起手臂,啪的一声,菗了宋教仁一个大嘴巴。

  眼见得娘子军大闹国民员林森自以为自己脸,跑上台来劝架,可唐群英又如何会把他放在眼里?大巴掌不客气地只管招呼,打得林森満脸是泪,仓皇躲避。

  第10节进的老婆

  被唐女侠打过耳光之后,宋教仁脸颊,兴⾼采烈地踏上了竞选之路。而孙文则率一众俊男美女,乘坐着慈禧老太后的那辆豪华火车上路了。

  在孙文先生的随从之中,有一位澳大利亚洋鬼子端纳,他记述说,孙文先生的这列火车中,充満了暧昧的‮趣情‬,天鹅绒帷幕之后,不时响起女人的呻昑声,时而有一只纤丽的手掌从幕后伸出,抓挠着地毯…但端纳先生的这段记载,是孤证,缺乏旁证,本书拒绝采用。

  此后宋教仁奔赴武昌,谒见黎元洪。

  这时候的黎肥仔,刚刚平灭了同盟会人策动的南湖马队暴动,正在追杀同盟会派来的最终幕后人物。宋教仁来了,这个追杀就不好意思再进行下去了。

  宋教仁诚恳地邀请黎元洪支持国民,因为目前的国民,已经成为第一大,有着充⾜的实力,通过竞选之路接掌‮权政‬。

  黎肥仔‮头摇‬再‮头摇‬,支持国民这事暂时先撂下,但他确曾卖了国民一个面子,不再追杀策动武昌暴的幕后人物了。

  于是这个幕后人逃离了险境,如飞也似的逃回了‮海上‬法租界的家里。

  这个幕后人物,便是应夔丞。

  推究应夔丞其人的⾰命生涯,也极是夸张,他是二次⾰命的极力倡导者,是⾰命中的进派。在这个派别中,最进不过的就是戴天仇。

  戴天仇时年不过23岁,正是最进的年龄,早在唐绍仪內阁借款之时,他就写了篇轰动一时的文章:

  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此四人者‮华中‬民国国民之公敌也。救‮华中‬民国之亡,非杀此四人不可。杀四人而救‮国全‬之人,仁也…

  一连串的杀杀杀,结果被租界的‮探侦‬把他捉到监狱里,理由是鼓动杀人。当时他的子去探监,戴天仇充満歉意地说:对不起,连累了你。可是子却回答说:你是报纸的主笔,没听人说过吗?没蹲过监狱的主笔,不是好主笔。

  连子都对丈夫的杀戮思想持如此态度,可知当时烈派之狂热。

  就在这种狂热情绪感染之下,又因为收了张振武子鲁氏的钱,九九蔵书网答应替鲁氏摘下黎元洪的脑壳,于是⾰命家应夔丞率所部长江会,潜⼊武昌,与南湖马队共同起事,那‮夜一‬黎元洪大开杀戒,与暴动的马队于起义门战长达三个小时,在⾎战中的就有这位应夔丞。

  能够从肥仔黎元洪的诛杀令中逃得命,应夔丞实属不凡之辈,也堪称百战不死之士了。

  从武昌逃得命之后,应夔丞得知宋教仁组建的国民,不许江湖会⼊內,登时大怒。因为宋教仁这一手,对提着脑壳参加⾰命的江湖兄弟们来说,未免蔵书网太不公平了。

  于是应夔丞着手联络青帮、红帮、公口等三帮江湖兄弟,要重建共进会。他说:同盟会自合并为国民之后,即将从前分子之青红帮等置之脑后,前清时共图⾰命,今国民只顾自己做官,且反对青红帮,故设会保护他们,使有法律保护。

  宋教仁不该救了应夔丞,为自己的命运引出了煞星。而在‮京北‬,两个神秘的人物奔赴‮海上‬,搅⼊到了国民的政争之中,并引出了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神秘女:叶蓁。

  叶蓁?这个女人又是谁?  wWw.TTcCXS.cOM 
上一章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   下一章 ( →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免费阅读是由网友共享获取,是作者雾满拦江不遗余力撰写的一部情节声情并茂的佳作,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