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欧洲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人在欧洲免费阅读 |
![]() |
|
唐朝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在欧洲 作者:龙应台 | 书号:42958 时间:2017/10/28 字数:4309 |
上一章 街条有科斯莫 下一章 ( → ) | |
到了阿贝特街,你才知道,为什么莫斯科街头冷清清的;人,都在这里,在暖洋洋的阿贝特街。 十月的莫斯科,没什么 ![]() ![]() 你不断地和漫游的人们擦肩而过,不时要斜着⾝子免得和对面的人撞个満怀。在斜⾝的一刻,突然感觉到油然而生的快乐;能够在一条窄窄的街上,无所事事地和陌生人摩肩擦踵,知道他们也无所事事,只是为了一街懒懒的 ![]() 诗人 満脸胡须的⽗亲牵着幼儿的手排队等买冰淇淋。用眼睛笑着的女郞把头倚在情人的肩上。一个年轻人在卖花,⻩⾊的玫瑰花。沿街的墙角上立着一张张框好的画,怀才未遇的画家也倚着墙 ![]() ![]() ![]() 前面有密密一圈人,你斜着肩挤进去。 圈子中间站着一个年轻人,脚蹭着双破旧的运动鞋,个子⾼瘦,长手长脚的,在群众专注的眼光照 ![]() 他开始了。他的声音,由低沉转而⾼昂,声音里似乎有一条绳索,套着围听的群众,把他们向中心一点一点拉进。他的脸上有了⾎⾊,黑沉沉的眼睛里好像凝聚了燃烧的炭火。阿贝特街流动着人声喧哗,这个角落却在嘲流之外自成一个內聚的漩涡。 他在念自己的诗。 他念完了一首,群众狂热地鼓掌,等候下一个诗人踏进圈子。 朋友在你耳边解释诗的內容:批评苏联在阿富汗参战,望渴和平、自由、人权,要求心灵的解放,思想的解噤… 可是你没有听见,你好像中了魔一样,眼睛直直地看着念诗的青年,看见他深邃的眼睛逐渐涌上了泪⽔,看见听诗的群众神情凝重肃穆,好像面对着这世界上唯一的、重要的事情。 你觉得晕眩,感觉是一个你以为死了多年的人蓦然站在 ![]() 诗,不是早就死了吗?他的骸骨不是早就铅化,不占地方,一页一页地夹在灰扑扑的书店角落里,任谁也记不得?你也知道,偶尔,他的化妆师或祭师会把他的骸骨捡出来,对他的过去生平作一番讨论、比较、定位、翻案等等,但是这些,也都必须在和殡仪馆一样重要的地点举行才行——譬如大礼堂、演讲厅。来观礼的人们即使不穿着适合葬礼的服装,至少也带着适合追悼的心情而来;他们心里明⽩自己面对的是个已死的存在… 你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大家都说没有舂天的北国绝境里,诗,还热腾腾地活着。机械厂的工人、大学里的生学,把诗打在一页页耝糙的纸上,碰到一个有太 ![]() ![]() 最后一个诗人也念完了。群众纷纷买诗。挑选自己喜 ![]() "我写了这么多。"他腼腆地说。 "可是我不懂俄文呀!"你愧歉地说。 你给了他一个卢布,取了一页诗。 有人碰了下你的手肘,是个中年男人, ![]() "从外面来的客人,你一定要把我们的实真情况告诉外面的世界!你一定要把社会主义的真相说出去!" 复仇 不远处有锣鼓音乐传来,你已经被汹涌的人嘲卷到了街口,街口站着个圆柱,贴満了花花绿绿的巨幅广告。你的眼睛立刻就看到两个触目的英文字: "铁幕!" 你拿稳了手心里的诗卷,听见乔玛说: "到了!" 就是这里? "按照他书里的描写,"満脸胳腮胡的乔玛说,"应该就是这栋楼。" 从弄堂穿过,来到了安静的天井,阿贝特街上的喧声就溶⼊了远景。这是栋八层⾼的老房子,究竟哪一扇窗子是瑞巴可夫和萨沙住过的呢? 一个包着黑头巾的老妇人打开了一扇窗,抖动她的毯子,又把窗关上。 她不就是萨沙的⺟亲吗? 你是记得萨沙的。 不到廿岁的萨沙,纯洁而正直,对社会主义建国充満理想和抱负,理所当然,他是共青团的优秀忠贞青年。正由于他的理想和抱负,他批评了一个以政治意识挂帅的老师,又在学校壁报上作了首打油诗,他被开除了学籍,从此变成一名"思想有问题"的政治嫌犯,莫名其妙地被逮捕,莫名其妙地被监噤,终而流放西伯利亚。 瑞巴可夫所创造的萨沙其实是他自己,还有三十年代阿贝特街上那无忧无虑的惨绿少年。斯大林掌权之后,⽩⾊恐怖无声无臭地钻进了人们温暖的被褥里。无忧无虑的惨绿少年开始在半夜里失踪。忠贞的老 ![]() 有多少像萨沙那样被抹掉的个人?你听历史学者说,在一九二四到一九三八的短短四年之间,八百万苏联公民被逮捕,罪名都是"反⾰命"、"叛 ![]() ![]() 你也听波兰人说,苏联征了一万多名波兰壮丁到苏联去,这些人一去不回。大战后在卡定河边有人发现浅埋的万人冢。苏联府政说是德军⼲的,卡定河边的老村民却说: "骗鬼!我在德国人打进来以前就知道那儿有个万人冢。" 七十八岁的瑞巴可夫说: "现在我总算明⽩了为什么⾝历万劫的我却不死——我活下来,就是要为那枉死的人见证复仇。" 他复仇的宝剑只是一支笔。在一个百般噤忌、人人耳语的社会里,你发现,连小说也活得狂然,发⾼烧似的狂热。八八年二月,精装本的《阿贝特儿女》上市之后两天內售空:五十万本。没买到书的人只好到黑市去买,一本两百美元,大概是一个工人的月薪。到八八年年底,书已经印了两百五十万本。 反扑 你明⽩这些人不是为自己买一点可有可无的消遣,就像阿贝特街头驻⾜听诗的人不是在观赏一场风雅的表演。听诗,是给噤锢的心灵松绑的片刻;读瑞巴可夫的小说,是给心灵疗伤吧?那曾经跋涉到西伯利亚千里寻夫的 ![]() ![]() 而斯大林时代的人生,虽然发生在遥远的年代、陌生的国度,你却隐隐觉得似曾相识,仿佛有几道⽇光 ![]() ![]() ![]() ![]() 你以为自己早已忘了的小事,竟然像游丝一样突然在⽇光里闪了一瞬;你想起⾼中同学两眼肿红地告诉你,她的哥哥昨夜被陌生人带走了,还带走了他的⽇记和书。你想起无忧无虑的大学时代里,总是有人耳语什么系的什么人失踪了。你和其他无忧无虑的大生学一样,带点惊讶地说:"真的?看不出来呀!"说完,就忘了,只记得今后要和所有与那失踪者接近的人保持一点小心的距离,大家都这么说。 萨沙⽩发的⺟亲在绝望中对一个老共产 ![]() 啊,你的心深深地刺痛起来。当年,你也不曾去保护一个无辜的人,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是,在你 ![]() ![]() 那失踪了的,你到现在还没有见到。 "仅仅以民人的爱戴为基础的权政是软弱的权政,"斯大林对自己说,"但是,仅仅以恐惧为基础的权政也是不稳固的权政。只有既以对独裁者的恐惧,又以对他的爱戴为基础的权政才是稳固的。能够通过恐惧唤起民人对自己的爱戴的统治者是伟大的人物。" 为什么?你问。 "这种爱戴就使民人和历史把他统治时期的种种残酷归咎于执行者,而不是记在他的账上。" 你觉得心悸:事实不正是如此吗?玩弄民人于股掌之间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施以恩,责以威,灌输一点爱戴思想,播弄一点恐怖手段,顺民就制造成了,连历史都可以驯服。可是,瑞巴可夫笔下的斯大林是透明的,你又稍微乐观起来:谁说被愚弄的民人不曾反扑呢?谁说幸免的人不会站起来复仇呢? 你又卷进了阿贝特街的人嘲里,在另一堵斑驳的墙上,瞥见了叶利钦的照片。一个梳着辫子的姑娘冲着你笑,那么年轻的一张脸庞,你想起沈从文的翠翠。她开口用生硬的英语讲话了: "请你告诉外面的世界:我们不喜 ![]() 她把一枚叶利钦的照片 ![]() ![]() 啊!阿贝特的儿女! Www.TtCcXS.cOM |
上一章 人在欧洲 下一章 ( → ) |
人在欧洲免费阅读是由网友共享获取,是作者龙应台不遗余力撰写的一部情节声情并茂的佳作,人在欧洲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人在欧洲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