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回到明朝做千户免费阅读
唐朝小说网
唐朝小说网 综合其它 推理小说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都市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仙侠小说 经典名著 总裁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灵异小说 武侠小说 乡村小说
好看的小说 喜夜袂停 牢笼婚后 斯人寂寞 偷光父女 赵氏嫡女 死结姐弟 莹莹若水 未满之愿 媚狐难养 月色撩人 完结小说 热门小说
唐朝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回到明朝做千户  作者:老白牛 书号:37181  时间:2017/8/1  字数:4825 
上一章   ‮税收 章65第‬    下一章 ( → )
  公元1590年9月3⽇,中午。

  “…大人,据统计,到八月底,张家坪山一共开采粘石矿一万多担,烧制石灰十万多担(约合一万多吨),大人的关切的⽔泥之物,自七月初烧制成功来,现今已烧制二万多担。”

  千户宅后院內,⻩来福一⾝便袍,靠在竹躺椅上,微闭双目,手中的两个铁胆不住转动着,正在听着周文栋的财务报告,而杨小驴和江大忠几人也是侍立在一旁,仔细地听着。

  鉴于周文栋的表现,前几天的时候,⻩来福已经让他专门管理五寨堡各种财务记帐方面的工作,缺什么人手的话,让周文栋自己招人解决。至于杨管家,则是管理着千户宅的银库,并兼审验周文栋的财务帐本,两人相互制衡。

  来五寨堡不久,就获⻩来福这样的信任,让周文栋更是精神大振,⼲得更实了。昨天的时候,他细细地疏理了一下五寨堡的财务情况,今天,便来向⻩来福汇报。

  “嗯,不错了,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来福睁开眼睛,接过一名侍女端来的茶,喝了一口,缓缓地道。

  对现在大五寨堡⽔泥厂的成绩,⻩来福还是満意的。后世的一些乡村工厂,有石灰窑5、个的,一般也不过年产石灰三、四万吨。而自己的大五寨堡⽔泥厂,同样算是一个村级的石灰窑产地,有石灰窑八个,从年初到现在,能产石灰一万多吨,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是在大明朝嘛。

  至于⽔泥,这个在大明朝新鲜的事物,能研制出来,已经算是这些大明的工匠们有能力了。当时自己进京替职回来后,听说⽔泥研制出来后,还⾼兴了一阵。二个多月烧制⽔泥二万多担,算算也就是一个月一千多吨,嗯,比起后世的三无小⽔泥厂。年产⽔泥至少五万吨的成绩相比,还是差了一点,要继续努力了。

  “那粘石和石灰卖得怎么样?”⻩来福问道。

  周文栋看着帐本,道:“石灰烧制成功以来,就有商人陆续前来购买,依帐面上的情况。到年底时,粘石加石灰,应该有三千多两的⽑利。”

  ⻩来福点了点头,这利润虽比他估计的低了一点,但也在意料之中。主要是⻩来福坚持以煤烧制石灰,五寨堡不产煤,烧制石灰时需要的煤。要从大同、宁武等地进口,这里消耗地成本大了一些。

  当然,如果要降低成本的话,也可以用土法烧制石灰。^^君?子?堂?^^不过每烧制公斤石灰,就要消耗松柴公斤,林木资源损耗严重。这是⻩来福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五寨堡的环境保护,他便坚持以煤烧制石灰。成本大点就大点吧。

  “对了,还有那个⽔泥,卖出去多少了?”⻩来福兴致地问道。

  “这…”周文栋迟疑了一阵,低声道:“回大人的话,这⽔泥,一担都没有卖出去。”

  “夫人,少爷在后院中大脾气呢。”一个侍女跑到堂屋道。

  “哦。是什么事啊。”正兴致地和大姐。二姐,三姐打⿇将的杨氏。闻言关切地问道,而几个姐姐,也都停了下来。

  “奴婢也不知道啊,夫人去了便知了。”那侍女道。

  “我们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对自己这个儿子,杨氏一向非常关心,而自⻩来福穿越以来,就从来没有让家中⽗⺟再过心,眼下他大脾气,倒是少见,杨氏等人都很关切。当下,杨氏,几个姐姐起了⾝,都往后院而来。

  “哼,这些个奷商,为什么不买我地⽔泥?难道我的⽔泥不好吗?”

  ⻩来福在后院中来回走动,一边怒声道,看着周文栋和江大忠几人在旁大眼瞪小眼,他感觉极度的没有面子。这些时间,自己可说是事事顺心,不论自己制出什么,都是畅销的保证,没想到自己寄托于厚望,花费‮大巨‬人力物力制做出来的⽔泥,却是换来这个结局,真是让⻩来福失望。

  “还有。”⻩来福忽然想起来了,五寨堡商贾现在越来越多,不过好象自己却从来没有从他们头上收过商税,他厉声道:“那些奷商,我没问他们收税,他们也不知道主动前来纳税,真是奷滑狡诈!”

  怪不得‮国中‬的商人一向地位低,不是哄抬物价,就是偷税漏税,要不就是搞些假冒伪劣地东西,不被打庒才怪。明末有商贾和文官勾结,至使一省茶税从20万两变成20两的奇事,后世有各种剧毒商品,这些个商人,几千年来本质都不变啊。

  ⻩来福现在⾝为军官,但后世⾝为商人,自然知道商人骨子里的那种劣,他决定,他今天起,在五寨堡对商人们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至于商人们会有什么想法,⻩来福并不介意,他的五寨堡本来就是以农业为主,商人对他只是需要,并不重要。而且依他对商人们的了解,只要有钱赚,这些商人们就象苍蝇一样,赶都赶不走。^^君?子?堂?^^没钱赚,你再招商引资,他们也会不屑一顾。

  依现在五寨堡的快展情况,将来五寨堡地商贾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来福有的是对商人们挑肥拣瘦的本钱。

  就在⻩来福怒吼的时候,杨氏和几个姐姐走了进来。“福儿,怎么啦?”杨氏关切地道。

  ⻩来福忙了上去,道:“娘,你怎么来了?”

  周文栋和江大忠,杨小驴等人也忙着向杨氏等人行礼。

  杨氏道:“听说你在生气,娘很是关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福说了,杨氏和几位姐姐也是大骂,大姐⻩紫柔道:“这些商贾太不象话了,弟弟研制地⽔泥是多好的东西,他们怎么不买,每个人买个几斤也好啊。”

  “就是。”江大忠和杨小驴也是忙接口道“少爷为了研制⽔泥。花了多大精力,谁不买⽔泥,就是不给千户宅脸面,这种人,决对不能留在五寨堡。”只有周文栋站在一边不语。

  ⻩来福沉昑了半晌,道:“小驴。你现在就带着一⼲家丁,去将堡內那些知名的商家都叫来,少爷我要议事。”

  现在的五寨堡商业繁华,开设地店铺有几百面之多,街上小摊贩无数,如果人人都叫来的话。千户宅的大厅內当然坐不下。街上小摊贩就算了,一些小本经营的小店也就算了,除了这些小商米,还有几十家实力雄厚的商人,⻩来福要叫来地,就是这些人。

  杨小驴忙应了一声,一挥手。带着一⼲家丁去了。

  “啊哟,渠掌柜。”

  “哦,原来是杜掌柜…”

  “哟,这不是李大老板吗?听说你的牙行米铺可是赚了不少呢?”

  “唉。我们哪赚得了多少,这最大地⽑利,还不都是让渠掌柜挣去了?”

  千户宅地大厅內,济济一堂。都是⾐着华贵的商人们,有米商,有茶商,有绸布商,有⽪货,有盐商等,各人都是相互招呼。拱手作揖。一边互相打探着千户大人招他们来,所为何事。

  这其中。如众星捧月般地,就是渠源锐了,他现在是五寨堡最大地粮米批商,谁想要粮的话,都要和他打好关系,还有,昨天渠源锐又放出消息来,说是九月中,祁县会馆将在五寨堡开设一系列的食品加工工厂,还有羊⽑加工等物,又是引来了一阵的拜访热嘲。

  各个商贾们,都是从此次的五寨堡丰收中得到了厚利,而且依千户大人的口风,以后这五寨堡只会是越来越大地的粮源,现在又出现了另一个新的副食品财路,自然是让众商贾们趋之若鹜了。

  德润布庄的杜茂真掌柜向渠源锐打听道:“渠掌柜,您和千户大人好,可知道,千户大人招我们来,是什么事?”

  渠源锐摇了‮头摇‬,道:“这个,之信也是不知,我等少安毋躁,静等千户大人出来便是。杜茂真掌柜点了点头,安坐了下来。

  不久,⻩来福在何朝勋何副千户,江永胜江百户,杨安章杨百户等几人的陪同下,从后堂走了出来。此次⻩来福决定的对商人的管理和商税地征收,决定将何副千户等人拉进来。反正他们现在闲着,帮帮忙也好,而且他们现在的利益都是和⻩来福连在一起,⻩来福获得越多,他们分到的也就越多,自然会尽心办事。

  见⻩来福等人出来,各位商人们纷纷站了起来,向⻩来福拱手作揖。

  ⻩来福点点头,示意商人们坐下,他道:“有劳各位掌柜的前来,来福在这里表示感谢。”各位商人们听了,忙纷纷逊礼。

  ⻩来福继道:“赖各位洪福,五寨堡越来越繁华,这是各位掌柜地功劳。不过商人众多,却也因此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良莠不齐。”

  他环视众人道:“以后来五寨堡经商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规范五寨堡的经营次序,本千户决定在五寨堡內实行大明各州的牙帖制和市籍制,并依此而照章纳税,有偷税漏税者,将严惩不贷。”

  依大明地规定,城市的商人必须实行商人市籍制度。所谓的商人市籍制度,就是商人们手持申请市籍开业保证书到地方‮府政‬登记,经官府批准,取得了某地居住的权利,并纳一定的市租后,才准在城內建立商店,从事商业贩卖等经营业务,和后世的工商管理证书,营业证书等差不多。

  这种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对商人地管理和征税。五寨堡以前只是一个单纯地军堡,商人稀少,对商人们的管理相对简单,任何一个商人们,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在五寨堡內开店营业,连税都不一文,但现在五寨堡已经有向州县展地趋势,相关的商业管理,自然是要跟上。

  至于牙帖制,是指一些收取佣金的中间商,批商,金融商,商业经纪人之类的人物,经本人申请,官方批准后,领取印信文簿,就可以从事各式各样的经营活动。考虑到五寨堡以后商业的繁华,可能会出现一些牙行,钱庄当铺之类的商店,这个管理制度,有必要事先跟上。

  至于这些商人们的管理,商税的征收工作,五寨堡将成立税课局,设大使、副使、攒典、巡拦等小吏。具体的管理人物,就由何朝勋何副千户等人商量指派了。而每月税课局的帐目,将统一由周文栋审理,收上来的钱,每年除了公费外,按五寨堡各官的大小集体分红。

  税课局成立后,就表示五寨堡和內地一些州县没什么两样了,按大明的卫所制,所內的一都是由卫所军官管理,成立税课局,并没什么。

  其实各个边镇军堡不是不想设税课局,只是很多军堡偏僻苦寒,本就没有什么商人,自然不会有什么税课局了。不过象山西镇宁武关的镇城,因为军士众多,商贾众多,镇城內,也设有一个税课局,由总兵大人指使心腹在收税。

  而五寨堡设立了一系列的商业市场管理机构后,有利于五寨堡以后的经营和管理,并增加堡內的财政收⼊。当然,五寨堡税课局一成立后,户部也将会来向五寨堡查勘税票,菗取税款了,不过⻩来福并不在意,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他并不在意户部来向他菗税。

  听了⻩来福的话后,厅內的商人们相互换了一下眼神,德润布庄的杜茂真掌柜站起来道:“大人设立牙帖制和市籍制,那是最好不过了,我等都是守法商人,自然会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只是不知这五寨堡的税额是多少?”

  ⻩来福拱了拱手道:“大明凡商税,皆是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今上于万历十年又有言,铺行下三则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其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我五寨堡当然是依商法行事了。”

  大明的商税一向很低,原先是30取一,万历十年又降到了百分之一点五。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银以下的免税,那些摆地摊的,更是一文钱都不用

  这么低的商税,放在后世都要笑倒大牙了,但此时的大明商人却不満⾜,偷税漏税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那些大商贾,谁不偷税漏税,好象都不好意思见人似的。⻩来福百思不得其解,这么低的商税,为什么那些大商贾还要逃税?最后⻩来福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大明商人的脑袋是猪脑做的,而不是人脑做的。  Www.TtCcXS.cOM 
上一章   回到明朝做千户   下一章 ( → )
回到明朝做千户免费阅读是由网友共享获取,是作者老白牛不遗余力撰写的一部情节声情并茂的佳作,回到明朝做千户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回到明朝做千户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