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华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北宋中华免费阅读 |
![]() |
|
唐朝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中华 作者:林三 | 书号:17431 时间:2017/5/25 字数:2711 |
上一章 量力蓄初 六十 下一章 ( → ) | |
转眼已至1119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1118年十一月,改政和年号为重和,1119年二月又改重和为宣和。政和、重和、宣和,三和重叠,徽宗朝本来以和为贵。神宗、哲宗时期多年对西夏用兵,到徽宗时代,民众厌倦战争,希望和平,在皇帝的年号之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若非蔡京、童贯等人一力主张对夏、辽作战,也许战争会少一些。而今宋夏停战,对辽按兵不动,和字年号倒与实际合上了若⼲节拍。 宋人虽然不想战争,但女真的崛起,不久的将来辽国灭亡之后,金人就要驱兵来犯。树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警示时人,刘通常与左右谈论天下大势,剖析未来的历史走向,有识之士惕然惶恐,对刘通的远见既感钦佩,对未来的局势又是忧心忡忡。刘通每向徽宗上表,暗示江南的情况堪虑,委婉建议取消花石纲,适当降低课税。徽宗没当回事,认为刘通杞人忧天,何况还要建造宮室园林,正为臣属所献的花石纲而陶醉呢,哪肯取消?东南乃是钱粮重地,降低赋税简直是割⾁,那是没有可能的。 对于朱勔等人献花石纲取悦徽宗一事,太生学邓肃等人向有微词,为此被蔡京等人庒制,当然不受重用,1119年十一月邓肃还因写诗讥刺而被诏令放归田里。为防类似吕将事件再次发生,刘通将邓肃等人调来西北,蔡京、朱勔等人巴不得他们离开京城,省得碍手碍脚,对刘通的调人提议一拍即合。 邓肃与吕将本来 ![]() ![]() 三月里一天,邓肃与公孙胜来见刘通。二人都是制置署文吏,邓肃为正六品,公孙胜升为从六品。 邓肃说道:“军事改良、农商新政已有时⽇,下一阶段的计划,我们拟了一个方案,请大人过目。” 刘通接过文本,浏览一遍,而后进行商讨。刘通:“对辽夏二国,当取何策较妥?” 邓肃:“收复故土是主,议和是宾。契丹人心慌 ![]() ![]() 公孙:“放宽边境限制,鼓励边民往来,加大边境贸易,引其民,化其兵,使其离不开我们。辽国局势渐恶,可派得力之人前往辽西联络,待时机到来,大人可亲往西京笼络。西夏国主李乾顺,任用贤能,暂无可乘之隙。可与之联手,共图契丹。” 邓肃:“我等不必非与西夏结盟,所虑者,我出兵北上时,西夏乘虚而⼊。下次他们来邀,大人可到西夏走一趟,探其国势民情。” 刘通:“二位所见甚为在理。江南之事很是重要,吕将暂时不能过来,要不然你们一个在长安,另二个出辽夏,岂不甚好。” 公孙:“何不将吴用叫来?” 刘通:“京东之地,要防范契丹女真,晁盖、吴用、林冲等人堪当大用,再菗人手,王波、陈疏等人势孤力单,难以应付。” 邓肃:“要不,让安主簿北上辽西,我或公孙出西夏?”安尧臣现任京兆府主簿。 公孙:“他跟大人出使辽国,对契丹事务知之较详,是个上佳人选。” 随后,邓肃前往西夏,安尧臣去西京道,公孙胜留在长安。刘通拟写奏折上报徽宗,阐明西出、北上之意,此正是刘通出任西北的初衷,徽宗心中有数。 1119年的年辰天灾频仍,东南⽔灾,京西饥荒,淮河流域大旱,流民四散。大宋朝廷四处赈灾,顾此失彼。赵老大不肯调低税赋,花石纲仍在征集,蔡京的搜刮政策依然故我,北宋的局势很不乐观,蔡京、童贯等人要想北伐,哪有余力。 秦川大地继续蓄积力量,向前发展,不觉又是一年。 西北的军事整顿初显成效,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经过屯田,一部分军饷自给自⾜,裁撤的冗兵分批消化,一部分转到河北,一部分就地转民,小部分转回地方。所节约的粮饷用于精兵建设,加上后期投⼊,组建轻骑兵和重骑兵。轻骑兵装备強弓硬弩,重骑兵装备马刀长矛。 此外,组建火器营三千,配备新旧火器;组建特种兵三千,专门从事刺探、侦查、策反任务,其配备在全军首屈一指,有強弩、短刀、马刀、长 ![]() 西北军队以正规军队的标准来建设,其目标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大众之师。掠夺型军队是不需要什么后勤队部的,他们是一群豺狼野兽,是一帮強盗,是对人类的破坏,而不是对人类的建设,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福祗,虽然有可能盛极一时,但不可能长久。 经过二年多的发展,粮食多起来了,口牲多起来了,从事工商矿业的人多了,煤铁等物资除了供应西北用度,还外销辽夏西域和中原各地。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下一步该考虑发展文化事业,拓展 ![]() 宣和二年六月,公元1120年夏天,刘通等人在筹备长安书院,长安书院也在东郊选址。古代有不少民办书院,官学 ![]() 在长安书院之外,鼓励各地官府和民间筹资兴建学堂。没有地盘和设施的,想法租借场地。教育是基础 ![]() ![]() |
上一章 北宋中华 下一章 ( → ) |
北宋中华免费阅读是由网友共享获取,是作者林三不遗余力撰写的一部情节声情并茂的佳作,北宋中华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北宋中华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