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新唐书免费阅读 |
![]() |
|
唐朝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 书号:10201 时间:2017/3/26 字数:16982 |
上一章 四十六卷 下一章 ( → ) | |
房张李 房琯,字次律,河南河南人。⽗融,武后时,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元年,贬死⾼州。琯少好学,风度沈整,以廕补弘文生。与吕向偕隐陆浑山, 十年不谐际人事。开元中,作《封禅书》,说宰相张说,说奇之,奏为校书郞。举 任县令科,授卢氏令。拜监察御史,坐讯狱非是,贬睦州司户参军。复为县,所至 上德化,兴长利,以治最显。 天宝五载,试给事中,封漳南县男。时玄宗有逸志,数巡幸,广温泉为华清宮, 环宮所置百司区署。以琯资机算,诏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观。未毕, 坐善李适之、韦坚,斥为宜舂太守。历琅琊、鄴、扶风三郡,频迁宪部侍郞。十五 载,帝狩蜀,琯驰至普安上谒,帝喜甚,即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至 成都,赐一子官。 俄与韦见素、崔涣奉册灵武,见肃宗,具言上皇所以传付意,因道当时利病, 箝索虏情,辞吐华畅,帝为改容。琯既有重名。帝倾意待之,机务一二与琯参决, 诸将相莫敢望。于是,第五琦言财利幸,为江淮租庸使。琯谏曰:“往杨国忠聚敛, 产怨天下。陛下即位,人未见德,今又宠琦,是一国忠死,一国忠生,无以示远方。” 帝曰:“六军之命方急,无财则散。卿恶琦可也,何所取财?”琯不得对。北海太 守贺兰进明自河南至,诏摄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谢,帝曰:“朕语琯除正大 夫,何为摄琊?”进明衔之,因曰:“陛下知晋 ![]() ![]() ![]() 会琯请自将平贼,帝犹倚以成功,乃诏琯持节招讨西京、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 度等使,得自择参佐。乃以兵部尚书王思礼、御史中丞邓景山为副,户部侍郞李揖 为行军司马,中丞宋若思、起居郞知制诰贾至、右司郞中魏少游为判官,给事中刘 秩为参谋。琯分三军趋京师:杨希文将南军,自宜寿⼊;刘悊将中军,自武功⼊; 李光进将北军,自奉天⼊。琯⾝中军先锋。十月庚子,次便桥。辛丑,中军、北军 遇贼陈涛斜,战不利。琯 ![]() 崔圆自蜀来,最后见帝,琯谓帝不见省,易之。圆以金畀李辅国,不淹⽇被宠, 遂怨琯。琯数称疾不⼊。会御史大夫颜真卿劾奏谏议大夫李何忌不孝,琯素善何忌, 不 ![]() ![]() ![]() 琯有远器,好谈老子、浮屠法,喜宾客,⾼谈有余,而不切事。时天下多故, 急于谋略攻取,帝以吏事绳下,而琯为相,遽 ![]() 赞曰:唐名儒多言琯德器,有王佐材,而史载行事,亦少贬矣。一举丧师,讫 不复振。原琯以忠谊自奋,片言悟主而取宰相,必有以过人者,用违所长,遂无成 功。然盛名之下,为难居矣。夫名盛则责望备,实不副则訾咎深。使琯遭时承平, 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而仓卒济难,事败隙生,陷于浮虚比周之罪,名之为累也, 戒哉! 子孺复,幼颇能属文,然狂纵不法。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置幕府。多招术家言 己三十当得宰相,以熏权近,希进取。后辟浙西韩滉府。兄宗偃丧自岭外还,孺复 不出临吊。与 ![]() 琯孙启,以廕补凤翔参军事,累调万年令,素赘附王叔文。贞元末,叔文用事, 除容管经略使, ![]() 琯族孙式,擢进士第,累迁忠州刺史。韦皋表为云南安抚副使、蜀州刺史。皋 卒,刘辟反,式留不得行。贼平,⾼崇文保贷之,言诸朝,除吏部郞中。时河朔诸 将刘济、张茂昭等更相劾奏,帝 ![]() 张镐,字从周,博州人。仪状瑰伟,有大志,视经史犹渔猎,然好王霸大略。 少事吴兢,兢器之。游京师,未知名,率嗜酒鼓琴自娱。人或邀之,杖策往,醉即 返,不及世务。 天宝末,杨国忠执政,求天下士为己重,闻镐才,荐之。释褐⾐,拜左拾遗, 历侍御史。玄宗西狩,镐徒步扈从。俄遣诣肃宗所。数论事,擢谏议大夫,寻拜中 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引內浮屠数百居噤中,号“內道场”讽呗外闻, 镐谏曰:“天子之福,要在养人,以一函宇,美风化,未闻区区佛法而致太平。愿 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挠圣虑。”帝然之。寻诏兼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诸军 事。贼围宋州,张巡告急,镐倍道进,檄濠州刺史闾丘晓趣救。晓愎挠,逗留不肯 进,比镐至淮口,而巡已陷。镐怒,杖杀晓。帝还京师,封南 ![]() ![]() ![]() ![]() 镐起布⾐,二期至宰相。居⾝廉,不殖赀产。善待士, ![]() 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徙居京兆。七岁知为文。玄宗开元十六年, 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噤中。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 ![]() ![]() ![]() 肃宗即位灵武,物⾊求访,会泌亦自至。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 ![]() 初,帝在东宮,李林甫数构谮,势危甚,及即位,怨之, ![]() ![]() ![]() ![]() ![]() ![]() ![]() ![]() ![]() 二京平,帝奉 ![]() ![]() 崔圆、李辅国以泌亲信,疾之。泌畏祸,愿隐衡山。有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 为治室庐。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 争效之。代宗立,召至,舍蓬莱殿书阁。初,泌无 ![]() 德宗在奉天,召赴行在,授左散骑常侍。时李怀光叛,岁又蝗旱,议者 ![]() ![]() ![]() ![]() 贞元元年,拜陕虢观察使。泌始凿山开车道至三门,以便饟漕。以劳,进检校 礼部尚书。淮西兵防秋屯鄜州,已而四千人亡归,或曰吴少诚密招之。既⼊境,泌 邀险悉击杀之。三年,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鄴县侯。初,张延赏 减天下吏员,人情愁怨,至流离死道路者。泌请复之,帝未从,因问:“今户口减 承平时几何?”曰:“三之二。”帝曰:“人既雕耗,员何可复?”泌曰:“不然。 户口虽耗,而事多承平十倍。陛下 ![]() ![]() 太子妃萧⺟,郜国公主也,坐蛊媚,幽噤中,帝怒,责太子,太子不知所对。 泌⼊,帝数称舒王贤,泌揣帝有废立意,因曰:“陛下有一子而疑之,乃 ![]() ![]() 初,兴元后国用大屈,封物皆三损二。旧制,堂封岁三千六百缣,后才千二百。 至是,帝使还旧封。于是李晟、马燧、浑瑊各食实封,悉让送泌,泌不纳。时方镇 私献于帝,岁凡五十万缗,其后稍损至三十万,帝以用度乏问泌,泌请:“天下供 钱岁百万给宮中,劝不受私献。凡诏旨须索,即代两税,则方镇可以行法,天下纾 矣。” 帝尝从容言:“卢杞清介敢言,然少学,不能广朕以古道,人皆指其奷而朕不 觉也。”对曰:“陛下能觉杞之恶,安致建中祸琊?李揆和蕃,颜真卿使希烈,其 害旧德多矣。又杨炎罪不至死,杞挤陷之而相关播。怀光立功, ![]() ![]() 帝以“前世上巳、九⽇,皆大宴集,而寒食多与上巳同时, ![]() 四年八月,月蚀东壁,泌曰:“东壁,图书府,大臣当有忧者。吾以宰相兼学 士,当之矣。昔燕国公张说由是以亡,又可免乎?”明年果卒,年六十八,赠太子 太傅。 泌出⼊中噤,事四君,数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好纵横大言,时时谠议,能 寤移人主。然常持⻩老鬼神说,故为人所讥切。初,肃宗重 ![]() ![]() 子繁。繁少才警,无行。泌始起 ![]() ![]() 赞曰:泌之为人也,异哉!其谋事近忠,其轻去近⾼,其自全近智,卒而建上 宰,近立功立名者。观肃宗披榛莽,立朝廷,单言暂谋有所寤合,皆付以政。当此 时,泌于献纳为不少,又佐代宗收两京,独不见录,宁二主不以宰相器之琊?德宗 晚好鬼神事,乃获用,盖以怪自置而为之助也。繁为家传,言泌本居鬼⾕,而史臣 谬言好鬼道,以自解释。既又著泌数与灵仙接,言举不经,则知当时议者切而不与, 有为而然。繁言多浮侈,不可信,掇其近实者著于传。至劝帝先事范 ![]() 部分译文 房琯的字叫次律,是河南府河南县人。⽗亲是房融,武则天时,以正谏大夫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705),被贬死在⾼州。房琯年少时好学,风格沉稳整饬,因⽗亲的地位成为弘文馆生员。后和吕向一起隐居在陆浑山,十年不与人 ![]() 天宝五年(746),任给事中,封漳南县男爵。当时唐玄宗有玩乐的愿望,多次出游,把温泉宮扩大为华清宮,围绕该宮设置百官部门。因为房 琯善于设计安排,有诏令总管规划骊山,凿岩挖池建皇帝出游的行宮。没完工,因与李适之、韦坚 ![]() 不久和韦见素、崔涣送册封诏令到了灵武,拜见了唐肃宗,详细说明了太上皇让位的意愿,顺便谈到眼前有利和不利的情况,抑制叛军的方法和叛军的情况,言谈典雅流畅,皇帝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房 琯已有很⾼的威望,皇帝又一心信任他,重要事务一一和房琯讨论决定,其他将相没人能比。这时,第五琦因上奏谈赋税军费受到重用,担任了江淮租庸使。房 琯劝谏道“:过去杨国忠搜刮盘剥,使天下人怨恨;皇上登基人们没见德政,现又宠信第五琦,这是一个杨国忠死了,另一个杨国忠又产生了,不能让国全 民人安心。”皇帝说“:我正紧急调集军队,没有钱财就不行。您可以讨厌第五琦,但哪里去弄钱财呢?”房 琯无话可答。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从河南来了,有诏任命为代理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他进殿谢恩,皇帝说:“我叫房 琯任命为正职大夫,怎么成了代理呢?”贺兰进明恨房琯,就说:“皇上知道晋朝失败的原因吗?就因为重视虚假的名望,任命王衍为宰相,崇尚浮华,不管天下大事,因此走向了灭亡。现大唐中兴,应任用实⼲家,但房 琯生 ![]() ![]() 碰上房琯请求自己率兵讨平叛贼,皇帝还想依靠他完成这一大业,就下诏命房 琯持符节任招讨长安,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使,能自己选择幕僚和将领。 他就任命兵部尚书王思礼,御史中丞邓景山为副手,户部侍郞李揖为行军司马,中丞宋若思,起居郞知制诰贾至,右司郞中魏少游为判官,给事中刘秩为参谋。 房 琯把军队分成三支进攻长安:杨希文率南军,从宜寿进攻;刘折心率中军,从武功进攻;李光进率北军,从奉天进攻。房琯自领中军任先锋。十月庚子⽇,驻扎在便桥。辛丑⽇,中军、北军在陈涛遭遇叛军,作战不胜,房 琯想防守等待时机,宦官邢延恩催促出战,因此战败,兵将战死者像砍倒的⿇杆芦苇一样。癸卯⽇,房琯率南军再战,被打得大败,杨希文,刘折心都投降了叛贼。战前,房 琯采用舂秋时代的作战方法,用兵车两千辆围绕着军营,骑、步兵布置在兵车两边。接战后,叛军顺风呐喊,拉兵车的牛都吓得战抖,叛军又扔草用火烧兵车,兵将和马牛被烧死了不少,总共被杀死了四万士兵,⾎把大地都染红了。残兵只有几千人,不能组成作战队部了。房 琯逃回了皇帝驻地,拜见皇帝,脫光上⾝请求处罚,皇帝饶恕了他,叫他招集受伤和打散了的士兵,再计划进攻。房琯很自负,将平治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但作战本来就不是他擅长的。他的助手李揖、刘秩等人都是书生,没有经历过战阵,房 琯常常夸耀说“:叛军壮士虽然多,能抵挡我的刘秩吗?”皇帝虽然对房琯损失了军队感到遗憾,但宠爱信任没有减少。 崔圆从蜀地来,在大臣中最后拜见皇帝,房 琯认为皇帝不召见他,是看不起他。崔圆将金钱送给李辅国,没几天就受到宠信,于是怨恨房琯。房琯常称病不上朝。遇到御史大夫颜真卿弹劾谏议大夫李何忌不行孝,房 琯一向与李何忌要好,不想让坏名声加在他⾝上,假托他酒后上朝,贬官任西平郡司马。琴师董廷兰进出房琯官邸,房琯对他很亲近。 董廷兰依仗房 琯的权势,多次招揽贿赂,被有关部门弹劾治罪,房琯对皇帝诉说,皇帝为之大怒,呵斥打发他出来,房琯惶恐不安地回到官邸。后贬任太子少师。 他跟随皇帝回到京城后,被封为清河郡公。房 琯罢相后,朝中臣子多认为房琯文武兼备,可以再次任用。房琯也自认为将复出,给皇帝建功。和房琯要好的大臣在朝中公开宣扬他的主张。房 琯当时每天邀请刘秩、严武等人宴饮会谈,称病不上朝时也这样。皇帝认为房琯好说大话虚浮怪诞,心怀不満,结 ![]() 民人得以安居乐业,政绩到处流传。后召他回到京城任刑部尚书,在路上他生病去世了,赠官为太尉。 房琯有远大报负,喜 ![]() ![]() 李泌字长源,是西魏八柱国徒何弼的第六代孙,后迁居京兆,七岁时就能写文章。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朝廷广召天下能讲论佛教、道教、孔子学说的人同到宮里辩论。有个名叫员亻叔的,九岁登上讲坛,辩论出言流畅尖锐,在座的人全都折服。玄宗惊异地说“:他是员半千的孙子,本该如此。”接着问道:“在少年中还有像你这样的人吗?”员亻叔跪奏道:“臣舅舅之子李泌就是一个。”玄宗立即派人召见李泌。李泌来到宮中,玄宗正同燕国公张说观棋,便叫张说试一试他的才能。张说请李泌以“方圆动静”为题做赋,李泌迟疑了一会儿说:“我想知道大致的要求。”张说便说“:方,好比棋盘;圆,好比棋子;动,好比活棋;静,好比死棋。”李泌听了立即回答道:“方如行仁义,圆如用智慧,动如施展才能,静如心领神会。”张说祝贺玄宗得到了奇童。玄宗极⾼兴地说:“这孩子的神采气质,大大超过了他的⾝份。”赏赐他五匹锦缎,并对他的家人下旨“:好好对待培养这个孩子。”张九龄特别赞赏喜爱他,经常带他到自己卧室。张九龄与严 ![]() ![]() ![]() ![]() ![]() 李泌长大后,才学广博,对《易经》研究尤为精湛;经常漫游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思慕神仙的长生之术。天宝年间,他到皇宮献《复明堂九鼎议》,玄宗皇帝想起他少年时就聪慧,便召他讲《老子》,他说得头头是道,得以待诏翰林院,又任东宮供奉,皇太子对待他特别好。 李泌曾经写赋讥笑讽刺杨国忠、安禄山等人,杨国忠憎恨他,下令将他贬到蕲舂郡。 肃宗在灵武即位,物⾊求访贤士,李泌不请自至。拜见肃宗后,他向肃宗陈述了治理天下所以有成有败的道理。肃宗听了很⾼兴,想给他官做,李泌坚决推辞,只愿以宾客⾝份相随。他⼊宮参议国事,外出随车伴驾,人们指指点点说:“穿⻩⾐服的是皇帝,穿⽩⾐服的是隐士。”肃宗听到后,便赏赐他金印章紫绶,委任他为元帅、广平王李忄叔的行军司马。 肃宗曾对他说:“您曾经侍奉过上皇,又是我的老师,今屈就广平王行军司马,我⽗子都借助了您的辅佐。”起初,在军队商议元帅一职时,很多人看中了建宁王,李泌密奏肃宗:“建宁王确实很贤良,但广平王是您的嫡长子,具有国君的器度,难道让他成为逃亡的吴太伯吗?”肃宗说“:广平王是太子,何必再让他当元帅呢?”李泌说:“如果元帅有功,皇上不让元帅当太子,能行吗?太子到军队去就是抚军,留在京城就是监国,如今的元帅就是抚军啊!”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当初,肃宗为太子时,李林甫不断说他的坏话,地位十分危险;到他即位后,他非常怨恨李林甫,打算掘墓焚尸以怈恨。李泌认为⾝为天子而念念不忘旧怨,等于向天下显示自己的气量狭窄,使叛贼能进一步威胁胁从的人。肃宗很不⾼兴地说“:已往的事你难道忘了吗?”李泌回答说:“臣所考虑的不是这些,上皇在位五十年,突然失志,加以南方气候恶劣,年岁已⾼,听到陛下心怀旧怨,內心惭愧不悦,万一病倒,这就是陛下有广大的天地却使双亲不得安⾝了。”肃宗感悟,抱着李泌的脖子哭着说:“我没有想到这一点。”皇帝偶然询问打败安禄山的时间。李泌说:“贼兵抢掠了金银织锦、男女百姓,全送到了范 ![]() ![]() ![]() ![]() 朝廷的军队,要谋求万全之策,以期长治久安,行动不留后患。当前可诏令: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收复冯翊,进⼊河东,那么史思明、张忠志就不敢离开范 ![]() ![]() ![]() ![]() ![]() ![]() 假若先去攻打京城,时间必在舂季,关东热得早,马容易生病,士兵都想回家,不宜打仗。叛军将士得以休养生息,必定再次南侵。这是危险的战略。”肃宗听不进去。 两京收复后,肃宗奉 ![]() ![]() 于是便下令准备起程。 崔圆、李辅国因为李泌受肃宗的亲近,非常忌恨,李泌怕带来祸殃,情愿到衡山隐居。于是朝廷下诏赏他三品俸禄,送他一套隐士服,并且为他修盖了庐舍。李泌常常将背靠在弯曲的松枝下,称这种松枝为“靠背”后来得到一 ![]() ![]() ![]() ![]() 元载憎恶李泌不依附自己,趁江西观察使魏少游求派助手,称赞李泌有才能,让他以试秘书少监充当判官。元载被杀后,代宗将李泌又召回朝廷。后来李泌又被常衮忌恨,将他调出朝廷任楚州刺史,李泌坚辞不去,代宗也挽留他。 适逢澧州员官空缺,常衮极言南方民生凋敝,请皇帝割爱派李泌去治理,于是委派李泌为澧、朗、峡三州团练使,后调任杭州刺史,各任都有德风政绩。 德宗在奉天时,将李泌召到行宮,授官左散骑常侍。当时李怀光叛变,这年又遭蝗灾、⼲旱,议政者希望德宗赦免李怀光。德宗广问群臣,李泌撕破一片桐树叶 ![]() ![]() ![]() 德宗已经许诺,打算按约把安西、北庭让给他们。李泌说:“安西、北庭控制着西域五十七国以及突厥的十姓部落,都是出精兵的地方,可牵制分散了吐蕃的势力,使他不能够合兵东侵。如果将这两个地方给他们,关中就危险了,况且吐蕃当时犹犹豫豫不肯参战,又掠夺了我们的武功城,简直是盗寇,为什么要将此二地送给他?”德宗这才作罢。 贞元元年(785),李泌任陕虢观察使。他开始凿山开辟车道直至三门,以利运输粮食。因有功劳晋升检校礼部尚书。淮西的军队为防御异族秋季来犯屯驻在虢州,不久有四千人逃回,有人说是被吴少诚秘密招回来的。这些逃兵一⼊境,李泌就在半路上拦截迅疾将他们全部消灭了。贞元三年(787),他被授任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邺县侯。当初,张延赏裁减国全的吏员,人心愁怨,致使有流离失所死于路旁者。李泌奏请恢复旧制,德宗不肯,并问道“:现在户口与天下太平时减少了多少?”李泌回答说“:三分之二。”皇帝说“:人口既然减少了这么多,旧制怎能恢复呢?”李泌说“:不是这样,人口虽然减少了,但公事却多于太平时期的十倍。陛下想要裁减州县当然可以,但吏员不能减少。如今有的州府是参军在签署文件,有的县是佐史在判案。所谓裁减员官,是裁去那些多余的人员,决不是那些必要的正常编制。”皇帝说“:哪些人算是多余的员官呢?”李泌回答说“:各州的参军中没有具体职务以及兼、试名目內的官。兼、试员官,自至德年间以来才有,将近正式员官的三分之一,他们可全部免掉。”皇帝这才允许吏员复职,并罢免了那些冗官。 李泌又分条陈奏:“朝中的常侍、宾客有十个员官,其中六个可以取消;左右赞善有三十个,其中二十个可以取消。按照旧制,诸王在没有出宮任职之前,都不委任属吏。节省下来的官俸,就大大超过减少吏员的收⼊了。”德宗很⾼兴。 当时,一个州刺史每月薪俸⾼达千缗,节度使收⼊没有限度,但在京员官的薪俸却很低。节度使被调到京城来做官,竟被称作失权。薛邕由尚书左丞贬为歙州刺史,家中人只遗憾贬得太晚了。 崔。。甫在京城任吏部员外,请求外放到洪州当别驾。节度使府中的宾客辅佐如果不听话,就推荐他们到京城去做郞官。 那些应该升迁任重臣的,都因不赴任被治罪免职。李泌认为外官俸禄过厚,在京的员官的俸禄太少,便请求按照官职的闲忙普遍增加薪俸,人们称合适。然而窦参却多次⼲扰他的事,不能全部按照李泌所奏请的实行。李泌又奏请皇帝撤销拾遗、补阙的官职,皇帝虽然没有应允,但从此再也不任命谏官,只任用韩皋、归登两个谏官。李泌收回他们的办公费,让他们两人就在中书舍人署搭伙。 过了三年,才让韦绶、梁肃两人担任左右补阙。 太子妃子萧氏的⺟亲,是郜国公主,因犯有引勾罪,被囚噤宮中。皇帝十分生气,便斥责太子,太子不知该如何对答。李泌⼊宮后,皇帝多次称赞舒王贤德,李泌揣摩到皇帝有废黜太子另立舒王之意,便说:“陛下只有一个儿子,还不相信他,却想立弟弟的儿子,臣不敢拿古代的事例来争辩。况且十宅诸叔,陛下让哪一家的侄子当太子呢?”皇帝发怒道“:你怎么知道舒王不是我的儿子呢?” 李泌答道:“陛下过去曾说过,陛下有亲生的儿子却怀疑他,弟弟的儿子怎能相信陛下呢?”皇帝说:“你违抗我的意愿,难道不顾及家族吗?”李泌回答说“:臣已经衰老,⾝为宰相,因为直言劝告而被诛,也是应该的;假若太子被废,他⽇陛下后悔了就会说‘:我仅有一个儿子被杀了,李泌却不向我进谏,我也要杀你的儿子。’这么一来,臣就绝后了。纵然有兄弟的儿子,但并不是能祭祀我的。”说罢痛哭流涕,接着又说:“昔⽇太宗曾下诏:‘太子不好,同时又有藩王窥伺太子位的,两者都废掉。’陛下不相信东宮太子而称道舒王贤德,难道舒王就没有窥伺之嫌吗?假若太子有罪,就把太子废掉而立皇孙,这样千秋万代之后,天下仍归陛下子孙所有。况且是郜国公主为妒忌她的女儿,而去扰 ![]() ![]() 当初,兴元年以后,国库空虚,封赏物品大都减少了三分之二。按老规矩封赏宰相每年三千六百匹,后来仅有一千二百匹。这时皇帝决定恢复旧制的宰相封赏。李晟、马燧、浑蠨等人都享受收缴赋税的封户,便将赏予的缣全部给李泌,李泌不接受。这时各地方镇私向皇帝进贡,每年都有五十万缗,后来慢慢减到三十万,皇帝因费用匮乏垂问李泌,李泌奏道“:天下每年用百万钱供给宮中,皇上不要接受人私的奉献。凡是下诏必须索派的,就代两税,这样各方镇就可依法行事,家国用度就宽裕了。” 德宗曾随口说道“:卢杞清正敢于说话,然而学识浅薄,不能增长我的历史知识,人们都说他为人奷诈,但是我却没有感觉到。”李泌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早⽇觉察到卢杞的奷诈险恶,怎能导致建中年间的灾祸呢?派李揆去和番,让颜真卿出使李希烈,他坑害有德望的故老的事太多了。又如杨炎虽然有罪但并没有构成死罪,卢杞排挤陷害他却任命关播为相。李怀光立了功,却 ![]() 这都是欺君之罪啊。”德宗说“:你说的都是事实。但杨炎把我看成了三尺童子,他有什么议论奏章,我准了他就退下,不答应他就辞官不⼲,不仅仅是卢杞讨厌他啊。而且建中之 ![]() 君王的使命就是造就命运,就不应该再谈什么命了。如果讲命,就不再用去赏善罚恶了。夏桀曾说‘:我的降生不是由天命决定的吗?’武王指责纣说“:自认有天命。’当君王的人去大谈特谈命,就成了夏桀、商纣了。”皇帝说:“我再也不说命了。”立即加封李泌为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治国史。李泌建议:学士头衔上再冠一个“大”字,是从中宗开始的,到了张说任此职时,坚决谢辞,仅以学士衔主持翰林院事务。到了崔圆又被封大学士,他引用李泌辞让这个称号才没封。 皇帝问李泌“:以前上巳、重 ![]() ![]() 贞元四年(788)八月,在东壁星官天区发生月蚀,李泌说:“东壁象征图书府的所在地,大臣中可能会有人丧命。我是当朝的宰相兼学士,该轮到我了。以前燕国公张说就是由于这种天象而死的,我怎能避免呢?”第二年果然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死后追赠为太子太傅。 李泌一直担任宮廷內外要职,侍奉过四代君王,屡屡为权贵所忌恨,常常靠他的才智过人而幸免。李泌喜 ![]() ![]() ![]() ![]() ![]() 皇帝说“:《舂秋》一书上有‘启塞从时’这句话,管他什么魁冈呢?”立即下诏动工修建。到了桑道茂修筑奉天城的事应验,才开始重视时⽇的噤忌,因此进一步重用了李泌,李泌也出了不少主意。惟独柳王比称道李泌,说他在收复两京上计谋最多,他的功绩大大超过古代的鲁仲连和范蠡。 wwW.ttCcxs.Com |
上一章 新唐书 下一章 ( → ) |
新唐书免费阅读是由网友共享获取,是作者欧阳修、宋祁等不遗余力撰写的一部情节声情并茂的佳作,新唐书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新唐书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