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新唐书免费阅读 |
![]() |
|
唐朝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 书号:10201 时间:2017/3/26 字数:17333 |
上一章 三十三卷 下一章 ( → ) | |
刘裴娄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 ![]() ![]() ![]()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沾⾜,百⾕炽茂, 收才十二。常⽇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 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 ![]() ![]() 初,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郞将刘仁愿守其城,左卫中郞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 抚纳残 ![]() ![]() ![]() ![]() 时贼守真岘城,仁轨夜督新罗兵薄城扳堞,比明,⼊之,遂通新罗饟道。而丰 果袭杀福信,遣使至⾼丽、倭丐援。会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浮海而至,士气 振。于是,诸将议所向,或曰:“加林城⽔陆之冲,盍先击之?”仁轨曰:“兵法 避实击虚。加林险而固,攻则伤士,守则旷⽇。周留城,贼巢⽳,群凶聚焉。若克 之,诸城自下。”于是仁师、仁愿及法敏帅陆军以进,仁轨与杜慡、扶余隆繇熊津 ⽩江会之。遇倭人⽩江口,四战皆克,焚四百艘,海⽔为丹。扶余丰脫⾝走,获其 宝剑。伪王子扶余忠胜、忠志等率其众与倭人降,独酋帅迟受信据任存城未下。始, 定方破百济,酋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啸亡散,据险以应福信,至是皆降。仁轨以 ⾚心示之,畀取任存自效,即给铠仗粮Я。仁师曰:“夷狄野心难信,若受甲济粟, 资寇便也。”仁轨曰:“吾观相如、常之忠而谋,因机立功,尚何疑?”二人讫拔 其城。迟受信委 ![]() ![]() 百济再被 ![]() ![]() 先是,贞观、永徽中,士战殁者皆诏使吊祭,或以赠官推授弟子。显庆后,讨 伐恩赏殆绝;及破百济、平壤,有功者皆不甄叙。州县购募,不愿行,⾝壮家富者, 以财参逐,率得避免。所募皆伫劣寒惫,无斗志。仁轨具论其弊,请加慰赉,以鼓 士心。又表用扶余隆,使绥定余众。帝乃以隆为熊津都督。 时刘仁愿为卑列道总管,诏率兵度海,使代旧屯,与仁轨俱还。仁轨曰:“上 巡狩方岳,又经略⾼丽。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新至者未习,万一蛮夷生变, 谁与捍之?不如留旧兵毕获,等级遣还。仁轨当留,未可去。”仁愿不可,曰: “吾但知准诏耳。”仁轨曰:“不然。苟利家国,知无不为,臣之节也。”因陈便 宜,愿留屯。诏可。由是以仁愿为不忠。 始,仁轨任带方州,谓人曰:“天将富贵此翁琊!”乃请所颁历及宗庙讳,或 问其故,答曰:“当削平辽海,颁示本朝正朔。”卒皆如言。及封泰山,仁轨乃率 新罗、百济、儋罗、倭四国酋长赴会。天子大悦,擢为大司宪。迁右相,兼检校太 子左中护。累功封乐城县男。 总章元年,为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副李勣讨⾼丽,平之。以疾辞 位,进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俄召为陇州刺史,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 监脩国史。咸亨五年,为 ![]() ![]() ![]() 吐蕃⼊寇,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数乞骸骨,听 解左仆 ![]() ![]()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肋 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曰:“所不 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 得吏下 ![]() 子浚,官太子舍人。垂拱中,为酷吏所杀。中宗即位,以仁轨有东宮旧,再赠 司空。浚子晃,开元中,为给事中,表请立碑,追谥曰文献。 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仁基,隋光禄大夫,自王世充所谋归国,被 害。赠原州都督,谥曰忠。行俭幼引廕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 参军。时苏定方为大将军,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乃尽畀以 术。迁长安令。⾼宗将立武昭仪,行俭以为家国忧从此始,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 议,大理袁公瑜擿语昭仪⺟,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擢累安西都护,西 域诸国多慕义归附。召为司文少卿。迁吏部侍郞,与李敬玄、马载同典选,有能名, 时号“裴马”行俭始设长名榜、铨注等法,又定州县升降、资拟⾼下为故事。 上元三年,吐蕃叛,出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改秦州右军,并受周王节度。仪 凤二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 ![]() ![]() ![]() ![]() ![]() ![]() 诏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管二十四州叛应之,众数十万。都护萧嗣 业讨贼不克,死败系踵。诏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 州都督周道务部兵十八万,合西军程务 ![]() 先是,嗣业馈粮,数为虏钞,军馁死。行俭曰:“以谋制敌可也。”因诈为粮 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齑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 掠车,羸兵走险。贼驱就⽔草,解鞍牧马。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 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大军次单于北,暮,已立营,堑壕既周,行俭更命徙营⾼冈。吏⽩:“士安堵, 不可拢。”不听,促徙之。比夜,风雨暴至,前占营所,⽔深丈余,众莫不骇叹, 问何以知之,行俭曰:“自今第如我节制,毋问我所以知也。” 贼拒黑山,数战皆败,行俭纵兵,前后杀虏不胜计。伪可汗泥 ![]() ![]() ![]() 初,行俭许伏念以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建言:“伏念为程务 ![]() ![]() 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赉物良厚。 行俭每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余与虞世南耳。” 所譔《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又为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四十六 诀,武后诏武承嗣就第取去,不复传。 行俭通 ![]() ![]() ![]() ![]() ![]() ![]() 尝赐马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蹶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之,不加罪。初, 平都支、遮匐,获瑰宝不赀,蕃酋将士愿观焉,行俭因宴,遍出示坐者。有玛瑙盘 广二尺,文彩粲然,军吏趋跌盘,碎,惶怖,叩头流⾎。行俭笑曰:“尔非故也, 何至是?”⾊不少吝。帝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余物,橐驼马牛称是,行俭分给亲故 洎麾下,数⽇辄尽。 子光庭。光庭字连城,早孤。⺟厍狄氏,有妇德,武后召⼊宮,为御正,甚见 亲宠,光庭由是累迁太常丞。以武三思婿,坐贬郢州司马。开元中,擢兵部郞中、 鸿胪少卿。 ![]() ![]() 玄宗有事岱宗,中书令张说以天子东巡,京师空虚,恐夷狄乘间窃发,议 ![]() 东封还,迁兵部侍郞。久之,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 迁⻩门侍郞,拜侍中,兼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撰《摇山往则》、《维城前轨》 二篇献之。手制褒美,诏皇太子、诸王于光顺门见光庭,谢所以规讽意。光庭又引 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著作佐郞司马利宾直弘文馆,撰《续舂秋经传》,自战国 讫隋,表请天子修经,光庭等作传。书久不就。时有建言唐应为金德者,中书令萧 嵩请百官普议。光庭以唐符命表著天下久矣,不可改,亟奏罢之。二十年,封正平 县男。初,知星者言,上象变,不利大臣,请禳之。光庭曰:“使祸可禳而去,则 福可祝而来也!”论者以为知命。卒,年五十八,赠太师。 初,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往往得俊乂任之,士亦自奋。其 后士人猥众,专务趋竞,铨品枉桡。光庭惩之,因行俭长名榜,乃为循资格,无贤 不肖,一据资考配拟;又促选限尽正月。任门下省主事阎麟之专主过官,凡麟之裁 定,光庭辄然可,时语曰:“麟之口,光庭手。”素与萧嵩轻重不平,及卒,嵩奏 一切罢之,光庭所引,尽斥外官。博士孙琬以其用循资格,非奖劝之谊,谥曰克平, 时以为希嵩意。帝闻,特赐谥曰忠宪,诏中书令张九龄文其碑。 子稹,以廕仕,累迁起居郞。开元末,寿王瑁以⺟宠, ![]() 均字君齐,以明经为诸暨尉。数从使府辟,硁硁以才显。张建封镇濠、寿,表 团练判官。时李希烈以淮、蔡叛,建封扞贼,均参赞之。以劳加上柱国,袭正平县 男。迁累膳部郞中,擢荆南节度行军司马,就拜荆南节度使。刘辟叛,先 ![]() 初,均与崔太素俱事中人窦文场,太素尝晨省文场,⼊卧內,自谓待己至厚, 徐观后榻有频伸者,乃均也。德宗以均任方镇, ![]() 元和三年,⼊为尚书右仆 ![]() ![]() ![]()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第进士,调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异之,曰: “子,台辅器也,当以子孙相诿,讵论僚吏哉?” 上元初,为监察御史。会吐蕃盗边,刘审礼战没,师德奉使收败亡于洮河,因 使吐蕃。其首领论赞婆等自⾚岭 ![]() ![]() 天授初,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袴,率士屯田,积⾕数百万,兵 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武后降书劳之。长寿元年,召授夏官侍郞,判尚书事, 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谓师德:“师在边,必待营田,公不可以劬劳惮也。” 乃复以为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州检校营田大使。⼊迁秋官尚书、 原武县男,改左肃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 罗汗山,败绩,贬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为凤阁侍郞、同凤阁鸾台平章 事。后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抚定河北,进纳言,更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复 领营田。 圣历三年,突厥⼊寇,诏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九月,卒于会州,年 七十。赠幽州都督,谥曰贞,葬给往还仪仗。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脣。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尝 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 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 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耳。”在夏官 注选,选者就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污 尔!”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 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 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 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总边要、为将相者三十 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独能以功名始终,与郝处俊相 亚,世之言长者,称娄、郝。 赞曰:“仁轨等以兵开定四夷,其勇无前,至奉上则瞿瞿若不及,行俭临下以 恕,师德宽厚,其能以功名始终者,盖近乎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者琊! 部分译文 刘仁轨别名正则,汴州尉氏县人。 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爱好学习。遇上隋朝末年的社会动 ![]() 任瑰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异,按照朝廷的授官规定任命他为息州参军。后来改任陈仓县尉。官署里有个名叫鲁宁的折冲都尉,骄狂放纵违反法纪,县署里没有谁能制服他。刘仁轨警告他不得重犯,但鲁宁凶暴蛮横依然如故,刘仁轨用刑杖将他打死。州里的员官把这事报告了朝廷,太宗李世民说:“一个县尉竟打死了我的折冲都尉,这能行吗?”把他召进朝廷责问。刘仁轨回答说:“鲁宁侮辱我,我因此杀了他。”太宗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提升他任咸 ![]() 贞观十四年(640),太宗准备到同州设置栅栏圈围野兽打猎。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刘仁轨劝谏说:“今年雨⽔丰沛,各种庄稼都长得茂盛,现在仅仅收割了十分之二。只按平常情况征用劳役,就已对秋收造成妨害。还要为打猎做准备工作,维修桥梁平整道路,劳力即使尽量节省,还是不能少于几万人。稍微推迟十来天,让农民收割完毕,陛下的车驾从容出动,于公于私都得到安宁。”太宗发下加盖御印的文书对他的劝谏表示赞同采纳。后来任命他为新安县令。接连提升到给事中。他遭到李义府的诽谤,离京任青州刺史。⾼宗显庆五年(660),征讨辽东,李义府想捏造罪名排斥他,派他去督率从⽔路运输军粮,粮船果然翻沉了。刘仁轨因此获罪免去了官职,以普通百姓的⾝份随军服务。 当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以后,留下郞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城,左卫中郞将王文度任熊津都督,安抚收容百济的残余兵众。王文度死了,百济国的旧将福信以及和尚道琛接回原来的王子扶余丰立为国王,带领兵众围攻刘仁愿。朝廷诏令刘仁轨任带方州检校刺史,统领王文度的兵众,并且调遣新罗国的队部作为援军。刘仁轨带兵严格整肃,轮番战斗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福信等人解去了对刘仁愿的包围,退兵守卫任存城。后来福信杀掉了道琛,呑并了道琛的人马,招回了叛逃的百济士卒,声势嚣张得很。 刘仁轨和刘仁愿会合以后,这才休整队部。这时苏定方征讨⾼丽,围攻平壤没有攻克。⾼宗李治命令刘仁轨带领队部到新罗国去和金法敏商议是回国是留守的主意。将士们都想回国,刘仁轨说:“按照《舂秋》的义理,大夫出征国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宁、家国有利的事,就得专心一意地去做。如今皇上准备消灭⾼丽,首先消灭了百济,留下队部镇守,控制了它的要害。虽然叛贼強横,但它的兵卒劳役并不充⾜,我们应当磨好刀 ![]() ![]() 百济的兵众守着真岘城,刘仁轨乘着夜晚催促新罗的兵卒悄悄来到真岘城下攀援城墙,黎明时分,攻进了真岘城,于是打通了新罗的运粮道路。扶余丰果然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杀掉了福信,派遣使者到⾼丽、倭国请派援军。朝廷正好诏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领军队渡过渤海到来了,士气振奋。这时,将领们讨论进攻目标,有人说:“加林城是⽔陆 ![]() ![]() 百济国两次遭受战 ![]() 在这之前,太宗贞观、⾼宗永徽年间,阵亡将士都诏令使者前去慰问祭奠,有的还把追认的官职爵位转授给他的后辈担任。显庆以后,奖赏出征将士的事差不多全没有了;到了打败百济国、攻下平壤城时,有功的人完全没有甄别任用。 州县征募兵役,人们不愿当兵出征,⾝体健壮家境富裕的人,用财物到官府打通关节,都可以逃避征调。招募到的人都愚弱贫困,没有战斗意志。刘仁轨全面论述了不计功行赏的弊病,要求朝廷对出征将士给予慰劳奖赏,以便鼓舞士气。 还呈递奏表建议任用扶余隆,让他安抚百济的民众。⾼宗才任命扶余隆为熊津都督。 当时刘仁愿任卑列道总管,⾼宗诏令他率领队部渡过渤海,接替驻守百济,再和刘仁轨一起回国。刘仁轨说“:皇上巡视各地,还要筹划平定⾼丽。眼下正值农忙季节,如果官兵全被接替,新来的人不 ![]() ![]() 当初,刘仁轨任带方州的检校刺史时,对别人说:“老天打算让我这老头富贵吧!”于是请求到了朝廷颁布的历书和历代皇帝的名讳,有人询问这是为什么,刘仁轨回答说:“我会平定辽东,颁布使用大唐历法。”结果都像他说的那样实现了。在⾼宗到泰山祭祀天地时,刘仁轨终于带领新罗、百济、儋罗、倭国这四个属国的酋长奔赴泰山参加祭典集会。⾼宗特别⾼兴,提升他为大司宪。后来升任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累计功劳封他为乐城县男。 总章元年(668),刘仁轨任熊津道安抚大使,兼任灞江道总管,给李责力当副手征讨⾼丽,平定了它。刘仁轨由于生病要求辞职,⾼宗提升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同意他退休。不久被召回朝廷任陇州刺史,授予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主持编纂本朝历史。咸亨五年(674),任 ![]() 刘仁轨率领军队横渡瓠芦河,进攻重镇七重城,攻克了这座城镇。进封爵号为乐城县公,他的儿子以及哥哥的儿子中有三个人被授予上柱国头衔,乡亲们为此感到光荣,把他的故居称为“乐城乡三柱里”不久被任命为尚书左仆 ![]() 吐蕃⼊侵时,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永隆二年(681),任太子少傅。多次请求退休,朝廷同意他免去尚书左仆 ![]() ![]() ![]() 则天皇后主持朝政,又任命他为尚书左仆 ![]() 终年八十五岁。则天皇后诏令全体员官登门哀悼,颁发诏书追认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安葬在⾼宗的乾陵墓地。赐给他家庭收纳三百户租税的实封。 刘仁轨虽然官⾼位显,但是从不自⾼自大,接待亲朋故旧跟当老百姓时一样谦虚恭敬。御史袁异式曾经弹劾他,侮辱他,迫使他杀自。等到他任大司宪时,袁异式还是宪台御史,心里惶惶不安,乘着酒 ![]() ![]() 到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时,向朝廷呈递的紧急机密奏折,多数被中书令李敬玄扣庒或退回,刘仁轨就上表推荐李敬玄接替自己去统率军队打仗,果然使兵众覆没。裴炎被关进监狱时,刘仁轨正任京城留守,郞将姜嗣宗派使者来,向他谈起裴炎的事,并且说:“裴炎行迹反常已很久了。”刘仁轨问“:你知道吗?”使者说“:知道。”等则天皇后回到长安,上表弹劾姜嗣宗知道裴炎谋反的情况却不告发。则天皇后恼怒,活活将他 ![]() 儿子刘浚,官职做到太子舍人。武则天垂拱年间,被酷吏杀害。中宗李显登上帝位,由于刘仁轨曾任东宮属吏的老 ![]() 裴行俭别名守约,绛州闻喜县人。 ⽗亲名仁基,在隋朝任光禄大夫,⾝陷王世充的叛军后策划投奔唐朝,遭到杀害。 追认为原州都督,谥号为“忠” 裴行俭少年时代凭借先辈功勋被委任为弘文生。太宗贞观中叶,参加明经科试考中选,任命为左屯卫仓曹参军。 当时苏定方任大将军,说道:“我用兵的谋略,世上没有可传授的人,现在你很合适。”就把战略战术全部传授给他。后来调任长安县令。⾼宗李治准备立武昭仪为皇后,裴行俭认为家国的祸患就从这事开始,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秘密商议对策,大理寺的袁公瑜向武昭仪的⺟亲告密,降职为西州都督府长史。⾼宗麟德二年(665),升任安西都护,西域各国大多仰慕他的仁义归附唐朝。召回朝廷任司文少卿。改任吏部侍郞,和李敬玄、马载一同主持选才任官的工作,获得有才⼲的声誉,人们称为“裴马”裴行俭创设长名榜、铨注等法规,还规定了州守县令的升降、衡量资历的⾼低作为制度。 上元三年(676),吐蕃叛 ![]() ![]() ![]() 裴行俭建议说:“吐蕃跋扈蛮横,正处強盛时期,李敬玄征讨失利,刘审礼已被斩首,怎能又为西部边境酿成事故呢?现在波斯王死了,他的儿子泥涅师在长安做人质,如果派遣使者送泥涅师回波斯继承王位,就从突厥、吐蕃两国经过,要是运用计谋解决问题,是可以不用劳神费力就能成功的。”⾼宗于是命令裴行俭带上诏书护送波斯王,并任安抚大使。 穿越莫贺延碛沙漠时,飞沙走石,⽩天如同夜晚,向导 ![]() 裴行俭命令宿营举行祭祀,传出号令说:“⽔泉不远。”将士们才稍微安心。很快就云散风静,向前走了几百步,⽔泉丰沛草木繁茂,后边来的人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大家都感到惊异,好像是到了西汉李广利将军取马的大宛贰师城。到了西州,各属国员官出城 ![]() 裴行俭从容地召见⻳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的酋长,假装邀约打猎,对他们说“:我爱好打猎的趣兴从来都没有忘掉,谁愿意跟我去打猎?”愿意跟随的当地年轻人有上万名,于是暗地带着队伍出发。几天之內,速加前进,离阿史那都支的营帐十多里,先派他亲近的人去向他问安,外表显得清闲无事,不是来袭击的,又派人急速召见阿史那都支。阿史那都支本来和李遮匐商量好,到了秋天再 ![]() ![]() ![]() ⾼宗调露元年(679),突厥的阿史德温傅背叛唐朝,匈奴的单于管辖的二十四个州造反响应他,有几十万人众。都护萧嗣业征讨没有成功,死伤失败接连发生。⾼宗诏令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伐。他统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的队部十八万人,会合西路军的程务 ![]() 在这以前,萧嗣业运输军粮,多次被敌人抢走,士卒饥饿而死。裴行俭说:“可以用计战胜敌人。”于是准备了三百乘假粮车,每乘车里埋伏五名骁勇的士卒,带着斩马的长刀、強劲的弓弩,用瘦弱的士卒拉车前进,还派精兵秘密地紧跟在后边。敌人果然来抢粮车,拉车的瘦弱士卒假装逃脫险境,敌人用马把车迅速拉到有⽔草的地方,解下马鞍,让马吃草。正要从车里拿粮食,骁勇的士卒猝然冲出,后边的伏兵恰好赶到,差不多将敌人杀死或俘虏光了。从此没有哪股敌人敢于走近粮车。 唐朝大军暂时驻扎在单于的北边,傍晚,已经扎好了营帐,战壕已全部挖好,裴行俭改变命令迁移到⾼冈上扎营。 军官们说:“将士们已经安顿下来了,不能扰 ![]() 敌军在黑山抵御,连打几仗都失败了,裴行俭让将士们尽情厮杀,前后杀死的敌人无法统计。突厥未经唐朝封赐的可汗泥 ![]() 第二年,裴行俭重新统率各路军队,驻扎在代州的陉口,派遣间谍大搞离间活动,劝说阿史那伏念,使他跟阿史德温傅互相猜疑。阿史那伏念害怕了,秘密送来降书,并请求让他亲自捆来阿史德温傅表示诚意。裴行俭保守秘密没有公开,而呈递密封奏表报告了朝廷。几天之后,尘土冲天向南滚来,哨兵们惊恐,裴行俭说“:这是阿史那伏念押送阿史德温傅来投降,没有别的情况。不过接受投降如同接受挑战。”于是命令严加防备,派遣一名使者前去慰问。事情果然是这样。到这时,突厥残部全被消灭。⾼宗十分⾼兴,派户部尚书崔知悌慰劳队部。 当初,裴行俭曾向阿史那伏念许诺不杀他们,侍中裴炎妒忌他的功劳,向⾼宗陈述意见:“阿史那伏念被程务 ![]() ![]() ![]() 裴行俭善长草书隶书,是位书法名家。⾼宗曾经给他⽩绢命令书写《昭明文选》,观赏之后,珍爱他的法度,赏赐丰厚。裴行俭常常说“:褚遂良如果不是精美的笔和墨,还不曾叫写就写,不选择笔和墨的好坏而能写得机灵敏捷的,只有我和虞世南而已。”他撰写《选谱》、《草字杂体》好几万字。还就安置军营、阵势摆列、预料胜负、识别人才等问题编写了四十六条经验诀窍,武后命令武承嗣上门拿走了,没有流传。 裴行俭通晓天文、历法,每次打仗,都能预知有利的时⽇。他善于识别人,在吏部任职时,看到苏味道、王剧,说道:“您二位⽇后会主管选拔人才的工作。” 李敬玄大力赞扬王 ![]() ![]() ![]() 皇帝曾赏赐给他骏马和珍贵的马鞍,令史私自骑马奔驰,马跌跤摔坏了马鞍,吓得逃跑了。裴行俭叫他回来,没有追究他。当初,平定阿史那都支、李遮匐时,缴获的珍宝数量大巨贵重无比,各国的首领将士希望看看,裴行俭乘机设宴,全部拿出来让他们观赏。有一个直径两尺的大玛瑙盘,错杂 ![]() 裴行俭有个儿子名光庭。 裴光庭别名连城,年幼时他⽗亲裴行俭就去世了。⺟亲厍狄氏,严守妇道,武则天皇后招进宮廷,任御正,很受亲近宠信,裴光庭因此接连提升为太常丞。 中宗复位后,因为他是武三思的女婿,获罪贬为郢州司马。玄宗开元中叶,提升为兵部郞中、鸿胪少卿。他 ![]() ![]() 玄宗李隆基准备到泰山祭祀天地,中书令张说认为玄宗巡视东方,京城空虚,担心北部异族乘机暗中生事,商议要增加军队防守边境,召见裴光庭参与研究,裴光庭回答说:“到泰山祭祀天地,是报告功业圆満。功业圆満,就是恩德遍布天下,百姓全都安乐,万国全都归附。 如果准备报告功业圆満却担心异族作 ![]() ![]() ![]() 于是向玄宗禀奏,采用了裴光庭的策略,突厥果然派遣使者前来朝拜。 从泰山回来以后,裴光庭升任兵部侍郞。过了很久,被任命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御史大夫。后来改任⻩门侍郞,授予侍中,兼任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撰写《摇山往则》、《维城前轨》两篇文章进献给玄宗。玄宗亲手写诏赞扬嘉奖,诏令皇太子、各位亲王到光顺门会见裴光庭,感谢他用这两篇文章劝谏的心意。裴光庭还推荐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著作佐郞司马利宾到弘文馆供职,撰写《续舂秋经传》,从战国到隋朝,呈递奏表请求玄宗写“经”裴光庭等人作“传”这部书很长时间没有写成。当时有人建议唐朝应当属于“金德”中书令萧嵩请让所有员官都参加讨论。裴光庭认为家国符命载⼊史册昭示天下已经很长时间了,不能更改,多次禀奏请求停止讨论。开元二十年(732),封为正平县男。当初,懂星象的人讲,天象出现异常征兆,对大臣不利,请求举行祭祀消除灾祸。裴光庭说“:假使灾祸可以通过祭祀消除,那么富贵寿命就可以通过祈祷得来了!”舆论认为他懂得了天命。去世时,五十八岁,追认为太师。 从前,吏部寻求人才不局限于资历考核,奖励提拔只论他的才⼲,常常得到贤德的人委任官职,读书人也就自己发奋。以后考官的读书人众多,一心致力于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评品人才授予官职又违法背理。裴光庭要扭转这种局面,沿用他⽗亲裴行俭创造的长名榜,就是依照资格,不论优秀不优秀,一概 ![]() ![]() ![]() 裴光庭的儿子名稹,靠先辈功劳当官,连续升任为起居郞。开元末年,寿王李瑁由于⺟亲得到宠爱,玄宗打算立他为太子,裴稹陈述晋献公太子申生、汉武帝太子刘据的悲剧来劝谏,玄宗改态变度表示歉意,诏令授予给事中官职。裴稹说“:陛下堵塞听取劝谏的途径,时间很长,现在我劝谏了一句话就承蒙特别恩宠,那么劝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拿什么奖赏他们呢?”玄宗认为他的辞让很好,就没有提升他的官职。不久授予祠部员外郞,去世了。裴稹的儿子名倩,别名容卿,曾任信州刺史。鼓励百姓开垦荒地两万亩, ![]() 去世,谥号为“节”裴倩的儿子名均。 裴均别名君齐,参加明经科试考中选任诸暨县尉。多次听从州府征招办事, ![]() ![]() ![]() ![]() ![]() ![]() 当初,裴均和崔太素一同侍奉太监窦文场,崔太素一次清晨去看望窦文场,被引进卧室,自以为窦文场对他感情深厚,慢慢看到后边的 ![]() 宪宗元和三年(808),⼊朝任尚书右仆 ![]() 很快被授予检校左仆 ![]() ![]() |
上一章 新唐书 下一章 ( → ) |
新唐书免费阅读是由网友共享获取,是作者欧阳修、宋祁等不遗余力撰写的一部情节声情并茂的佳作,新唐书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新唐书免费阅读 |